-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3
- 5
- 4
- 65
- 31
- 7
- 7
- 7
- 7
- 7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代方国 王月刚 等 《中医药学刊》 2002年20卷2期 192-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丹治疗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的机理.方法:用自制的密闭有机玻璃盒抽去氧气造成大鼠VSMC(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血管平滑肌细胞)缺氧环境,同时用低糖培养基造成缺血的环境,从而制成VSMC的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毅 陈素云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19卷6期 530-5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丹(YQTLD)含药血清对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探讨该药抗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MTT法测定含药血清对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NO试剂盒测定含药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月刚 孙祝华 等 《广东医学》 2005年26卷12期 1640-16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丹对缺血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蛋白酶C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方法取大鼠乳鼠心脏心室肌培养心肌细胞,用Koyama方法复制心肌细缺血缺氧环境.经益气通络丹大鼠血清处理细胞后,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PKC(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毅 陈素云 等 《中国微循环》 2000年4卷3期 148-1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丹(YQTLD)含药血清对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探讨该药临床抗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MTT法测定含药血清对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NO试剂盒测定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隐漪 何静 《江苏中医药》 2005年26卷7期 21-2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999年6月~2004年6月,笔者运用益气通络、清热祛湿法治疗中风后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并设立对照组26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宏宇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5期 295页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自愿接受本研究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纳入时间2014年4月-2016年4月,全部是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入组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祎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7卷8期 57-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通络方联合甘露消毒丹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甘露消...
【关键词】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益气解毒通络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艳红 杨静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年26卷8期 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糖尿病(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如糖尿病血管病变现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基础的病理变化为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胸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燕 《河南中医》 2013年33卷10期 1806-1808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中医对冠心痛心绞痛的治疗,无论是在心绞痛症状改善,还是心电图改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各家选方用药不尽相同,临床辨证分型差别较大,特效、速效药物比较少,有待开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