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1
- 6
- 1
- 9
- 8
- 7
- 5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睿 吴节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1期 111-114页
【摘要】 近年来,针灸、推拿、耳穴贴压等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具有一定的疗效.五音疗法来源于古代中国五行学说,以五行属性配属五脏,聆听五音音乐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通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五音疗法联合针灸推拿法治疗失眠可提升疗效且更安全,较单一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门东方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9期 25-28页
【摘要】 该文结合现有的古代文献资料和现代文献研究,探讨期门穴与顽固性失眠的关系,并基于顽固性失眠的病因病机分析期门穴点刺出血的有效性.期门穴为十二经之终穴,继而注于肺经,亦为阴维脉的交会穴,有疏肝畅肺、调理气血运行之功.期门穴点刺出血可泄肝经郁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崇裕 黎嘉莉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23期 118-122页
【摘要】 历代医家辨治失眠从五脏论治者多,从六腑论治者少,偶有从胆或胃论治者,从大肠论治者少之又少.该文从大肠与失眠的关系入手,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大肠主传化的生理特性是从大肠论治失眠的理论基础,大肠主津液生理特性是从大肠论治失眠的分型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健 谷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33卷3期 63-65页
【摘要】 睡眠障碍古籍记载为失眠(不寐、不得眠、目不瞑)、失魂(离魂)等,指非疾病引起睡眠与觉醒量与质的变化;多由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压力造成.神、魂、魄与生俱来,称之先天之神.《内经》记载魂由血舍、由肝藏,肝不藏血则血不舍魂,魂魄妄行,引发睡眠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凤丽 秦竹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35卷4期 68-70页ISTIC
【摘要】 失眠症,古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得睡等.通过查阅古代中医文献,发现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在诸多医家著作中早有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黎 庞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29卷3期 51-52页
【摘要】 青少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失眠,脑力劳动者由于过度疲劳、生活作息无规律、短期或(和)持续的负面情绪等因素不寐,围绝经期女性则由于激素水平下降而失眠,老年人因脏腑生理功能衰退、气血虚衰亦可导致失眠,据“整体观念“、“因人制宜”,不同人群证治亦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少才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3期 1075-10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睡眠行为是人的基本生理现象.《黄帝内经》认为卫气从阳入阴就能睡眠,如有外邪客居脏腑,阳气不得入于阴,就会导致“目不瞑”.《黄帝内经》还认为老年人“不夜瞑”、年轻人“不昼瞑”也是自然生理现象.《黄帝内经》对于睡眠的认知还具有养生意义,把握好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燕 刘树林 等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2期 1846-1848页ISTICCA
【摘要】 从失眠的中医病名沿革来看,古代对失眠有多种表述,包括不得卧、不得睡、目不瞑、不得眠、不寐等.但作为病名使用,在明清以前最常使用"不得眠",明清以后则多用"不寐"及"失眠".目前,"不寐"是失眠法定的中医病名,而"失眠"则是使用最为普遍且为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亚俐 崔炎 等 《河北中医》 2024年46卷1期 5-7页ISTIC
【摘要】 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卧",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于不寐多采用催眠镇静类药物缓解失眠症状,但随着病情时间延长,可产生耐药性及药物副作用,往往可能会加重失眠症状.崔公让教授从"木郁达之"理论入手,结合不寐中医情志致病病机,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