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8
- 8
- 36
- 26
- 16
- 4
- 3
- 38
- 7
- 7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浩杰 孟岚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23卷6期 737-74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术治疗难治性眶上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2007年2月至2014年9月,对36例药物及神经阻滞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眶上神经痛患者行射频热凝术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RS)...
【中文期刊】 潘吉富 张雪梅 等 《眼科新进展》 2004年24卷6期 493-493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单纯性眶上神经痛均是我院门诊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眼眶眉正中压痛,已排除眼部病变及头部病变.单侧眶上神经痛98例,双侧眶上神经痛30例,其中男81例,女47例,年龄18~56岁,平均37岁;发病至...
【中文期刊】 彭俊 周亚莎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7卷1期 45-47页 ISTICCA
【摘要】 彭清华教授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工作,擅长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眼科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清华教授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眶上神经痛、眼珠胀痛、干眼、开角型青光眼、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案例。
【中文期刊】 沈爱明 花佳佳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35卷7期 778-779页 ISTICCSCD
【摘要】 夏治平老师治学严谨,善于专研,对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研究。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夏老在上世纪50年代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期间,即在标本上反复研究进针路线,对于第1支、第2支、第3支均有独到方法,其中对于第1支(眶上神经)痛的治疗几...
【中文期刊】 王禹燕 夏美玲 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24卷3期 190-191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捣法治疗眶上神经痛的疗效,并与局部封闭法进行比较.方法 46例(73只眼)眶上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针刺捣法治疗和局部封闭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针刺捣法治疗组有效率92.11%,局部封闭治疗组有效率97.15%,2...
【中文期刊】 闫虹 李天军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3卷2期 81,8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推拿按摩颈椎手法治疗眶上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上运用舒筋、复位、拔伸、调整手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眶上神经痛30例.结果 经10~ 15 d治疗,临床治愈2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 3.3%.结论 此方法在门诊治疗眶上...
【中文期刊】 胡志强 王凤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20卷9期 1116-1117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眶上神经痛是指眶上神经分布范围内(前额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在头痛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多见于成年人.为研究眶上神经痛的发生与副鼻窦炎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确诊的眶上神经痛196例,经拍X光片及眼眶CT检查后发现,患有不同程度上额窦炎、...
【中文期刊】 吕旭东 杨安怀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20卷9期 1099-1099,110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眶上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针刺联合阿是穴注射维生素B12加2%利多卡因,B组行眶上神经阻滞法局部注射维生素B12加2%利多卡因.观察2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中文期刊】 王凤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19卷35期 4583-4584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眶上神经痛是指眶上神经分布范围内(前额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在头痛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多见于成年人.我院确诊眶上神经痛196例,经拍X线片及眼眶CT检查后发现,16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副鼻窦炎,是眶上神经痛发生的主要原因,现将分析结果...
【中文期刊】 辜孔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年17卷2期 79-80页 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太冲、合谷为四关穴,有祛风散寒、镇肝熄风、醒脑开窍、镇心安神、行气活血、解郁止痛等作用,是临床运用具有高效、精简、安全的典范对穴.笔者运用四关穴治疗面瘫、震颤麻痹综合征、神经性头痛、失眠、眶上神经痛等病症,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