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3
- 5
- 4
- 19
- 12
- 12
- 8
- 5
- 18
- 16
- 10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白春杰 杨琳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6年26卷3期 67-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短棒状杆菌体外用药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将短棒状杆菌稀释成6.0×109/mL的菌悬液,分别与已传代扩增的1.0×102/mL的供试菌菌悬液等量混合,再接种至培养皿中,计算菌落总数.同时设生理盐水、CP滤液和灭活CP的对照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夏天瑶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6年18卷5期 360-3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提取短棒状杆菌的有效成分,观察生物学效应,为研制新型治疗制剂奠定基础.方法 将短棒状杆菌77-1株用冷热外压法获得细胞壁,再经苯酚及三氯甲烷萃取肤聚糖成分.结果 提纯品经紫外吸收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抑瘤试验、脾激活试验、毒性试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志文 张红艳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17卷3期 497-4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短棒状杆菌(CP)局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CP4 ml+0.9% NS20ml+2%利多卡因10 ml,对照组注入CP4 ml +0.9% NS20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芳 许弟群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6卷6期 11-1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短棒状杆菌(Cp)化学成分及抗骨髓瘤的抑瘤效果.方法 用Lowry法测定Cp的蛋白质含量;用蒽酮法测量Cp的多糖含量;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荧光法对Cp水解液中各种游离氨基酸种类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芳 洛淑萍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年19卷1期 94-95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分析短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Cp)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方法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荧光法,分析Cp水解液中各种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除色氨酸被水解而未被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宏 高航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年18卷5期 405-40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减轻短棒状杆菌全菌体制剂接种后的局部疼痛等副作用.方法采用超声破碎、蛋白水解及脱脂的方法提取了细胞壁,通过脾激活试验及抑瘤试验,检测纯化的短棒状杆菌细胞壁活性对家兔股四头肌的局部刺激作用及热原反应.结果纯化的短棒状杆菌细胞壁可使小鼠脾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铭 张琼文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42卷2期 97-10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检验短棒状杆菌细胞壁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 将3组大鼠分别膀胱灌注短棒状杆菌细胞壁提取物、致癌剂MNU、0.9%氯化钠,灌注9周后提取每组的大鼠膀胱RNA,检测RNA的纯度与浓度.将提取的RNA反转录成cDNA,设计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肃 杨林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35卷1期 13-14页ISTICCA
【摘要】 提高短棒状杆菌疫苗临床疗效,解决接种后局部硬结,发烧等不良副反应.在菌体菌苗的基础上,采用超声、破碎、离心、胰酶消化脱脂的方法提取细胞壁做脾激活抑瘤试验生物学检定.结果显示,纯化的短棒状杆菌细胞壁可使小鼠脾激活指数达到4.06.能抑制艾氏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白春杰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6年34卷4期 23-26页ISTICCA
【摘要】 研究短棒状杆菌外用剂型,为体外用药开辟新途径.将短棒状杆菌接种在适宜培养基上,连续扩增传代,培养终液稀释成不同浓度.依照新药管理办法,在动物体内进行各种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经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皮肤光敏试验、局部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玉祥 何兴隆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49卷8期 37-39页
【摘要】 为针对性地防治南江黄羊皮肤脓肿病,对5只患脓肿病的南江黄羊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株短小芽孢杆菌,1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2株假结核棒状杆菌.使用克拉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左氟沙星等12种药物对4株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