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1
- 27
- 11
- 10
- 9
- 6
- 14
- 10
- 10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成霄峰 李树云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年33卷6期 595-604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叶片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喀斯特地区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适应意义对其科学合理的保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于干季与雨季研究了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内落叶、常绿地生、常绿石附生三种类型共19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
【中文期刊】 王常顺 汪诗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39卷2期 206-21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力及其在复杂生境下的自我调控能力.叶片性状如何响应和适应气候变化是植物适应性研究的重点内容.该文系统综述了叶片大小、比叶质量、叶片氮含量、碳同位素等指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新研究结果.不同叶片性状对气候变化...
【中文期刊】 田洪居 姜燕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年37卷14期 1482-14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v-a)CO2/C (a-v) O2]值在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入选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40例,根据脓毒症指南要求进行复苏,患者均分别于复苏...
【关键词】 血浆乳酸浓度;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中文期刊】 楚秉泉 庞美蓉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年27卷7期 1308-13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淡)竹叶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标志性的功能组分,其含量高低决定了竹叶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自1994 ~2013年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58篇文献,对涉及竹亚科18个属、91种竹叶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
【中文期刊】 程彩芳 陆爱云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10期 2705-271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我国北亚热带地区由灌木林人工改造而来的7、1 1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青冈栎(Cyclobalanpsis glauca(Thunb.) Oerst.)混交林为对象,研究幼林期林龄对林分...
【中文期刊】 董云中 王永亮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4期 955-96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杨树-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小叶锦鸡儿人工灌丛、杨树人工林、撂荒地和农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含量、碳氮密度和碳氮储量存在显著差异.5种土地利用方式0 ~ 20 cm表...
【中文期刊】 明安刚 贾宏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4期 940-94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7、29和32 a格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格木各器官碳含量在509.0 ~572.4 g· kg-1,大小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不同林龄间格木人工林的灌木层、草本...
【中文期刊】 袁明洋 黄必胜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2期 267-27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探索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8种含碳酸盐的矿物类中药进行快速鉴别.利用OPUS软件中聚类分析法建立的定性分析模型,可以准确鉴别8种含碳酸盐的矿物类中药.另外,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其中7种矿物类中药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含量建立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
【中文期刊】 闫霜 张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4年38卷6期 640-65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最大羧化速率是表征植物光合能力的关键参数,受到光照、温度、水分、CO2浓度、叶片氮含量等多个要素的控制.准确地模拟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是预测未来植被生产力和碳循环过程的前提.目前大多数陆地碳循环过程模型以Farqhuar...
【中文期刊】 张千丰 孟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9期 2347-235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主要由基质材料和热解条件决定.本试验以玉米棒芯、大豆秸秆和水稻颖壳为生物质材料,以马弗炉为热解设备,研究热解温度(300、350、400、450、500和550℃)和热解时间(3、6和9h)对生物炭产率、pH和碳氮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