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
- 3
- 11
- 7
- 2
- 1
- 1
- 9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苗苗 刘廷玺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8期 7663-76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能够指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根据生态系统碳转移动态,可以探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和固碳能力.以科尔沁沙地半流动沙丘固沙植被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半流动半固定沙丘固沙植被小叶锦鸡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博文 王奇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4期 1668-16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碳循环关键过程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过程.目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综述了气候变化(温度和降水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宁 石培礼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2期 4356-43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过去几十年青藏高原呈现显著的增温趋势,冬季增温幅度显著高于生长季的季节非对称特征.气候变暖会对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但关于全年增温与冬季增温对高寒生态系统氮循环的不同影响仍缺乏研究.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开展模拟增温试验,研究季节非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高月 李晓玉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6期 5285-52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δ13C)记录着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信息,常被用于评价全球变化情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的动态.以长白山北坡垂直带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测定乔木建群种叶片、凋落物以及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δ13C...
【关键词】 13C自然丰度;叶片-凋落物-土壤连续体;水分利用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荀卫兵 王伯仁 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年38卷4期 封2,537-544页
【摘要】 土壤微生物组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但其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且面临着土壤酸化导致的活性铁铝增加、作物生长受限和微生物活性下降等严峻问题.我国近年来基于红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学春 来利明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5期 4295-43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根对植物群落功能的发挥和土壤碳库及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连续土钻取样法和分解袋法,于2010年5-10月整个生长季节内,对三工河流域两处长势不同的琵琶柴群落的细根(φ<2mm)生物量、分解与周转规律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伊波 崔骁勇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378-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根系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和矿质养分库,也是土壤中碳及养分的主要来源,只有深入认识CO2浓度升高下根系的碳汇功能和根系周转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才能准确预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调节作用.介绍了CO2浓度升高对草地植物根系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宗强 冯起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5期 681-6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测定、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植被类型变化较大林区,选择邻近相同海拔、坡向和土壤类型的天然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人工林(13年生华北落叶松林)、牧坡草地和农田等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祁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宇万太 赵鑫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10期 1574-15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下辽河平原地区不同施肥处理下潮棕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的微生物量碳含量最低,化肥均衡施用和施用循环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P<0.05),以化肥N、P、K+循环猪圈肥处理效果最好;各处理的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水强 王政权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8期 2663-26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系作为树木提供养分和水分的"源"和消耗C的"汇",在陆地生态系统C平衡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尽管20多年来的研究已经认识到根系消耗净初级生产力占总净初级生产力较大的比例,但是,根系(尤其是细根)消耗C的机理以及C分配的去向一直没有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