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5
- 1
- 1
- 9
- 5
- 1
- 1
- 5
- 3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友国 周俊初 《微生物学通报》 2003年30卷5期 110-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进行的共生固氮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生物学过程,植物提供类菌体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氨必需的光合产物.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苹果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等四碳二羧酸(dCAs)是植物直接供给类菌体以支持共生固氮所需要的...
【关键词】 四碳二羧酸;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共生固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帅 导师:闻志彬 吉乃提汗·马木提 新疆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狭义藜科(Chenopodiaceae)隶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包括7个亚科,是真双子叶植物中含有C4植物数目和C4分支最多的科,是研究C4途径进化的理想类群。鉴于该科对认识C4途径进化的重要性,本研究将基于涵盖藜科所有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代修茹 导师:李平华 山东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高等植物按照光合碳同化途径类型可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景天酸代谢)植物。C4植物由C3植物进化而来,比C3植物具有更高的光能、水分及氮素利用效率。典型的C4植物具有由两种光合细胞构成的花环结构,即围绕维管束的一圈维管束鞘细胞(b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金蕊 导师:产祝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应答机理非常复杂。自然界中植物如何应答干旱后复水,如何应答多重环境因子的胁迫,其相应机制仍然未知。干旱和高温是植物常见的两种胁迫因子,其在环境中常常同时发生。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和狗牙根(C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峥 麋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在量化麋鹿苑及城市交通地带植物对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去除效应的研究中,需要采用不同粒径的亲水性聚碳酸酯膜和疏水性聚四氟乙烯膜作为颗粒物的载体,但针对这两种类型膜所附着颗粒物重金属测定的前处理方法仍存在不确定因素.本研究旨在确定高效准确的亲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明菊 导师:朱新广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计算生物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C4光合作用(C4)起源于祖先型C3光合作用(C3)。在C3的基础上,C4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细胞、结构和生化特征。与C3相比,C4通常有更高的光能、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完整的C4循环需要两个相互分离的空间分工完成。简单的说,CO2先在一个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晨思 导师:朱新广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计算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近年来,基因调控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个领域,在细胞分化、代谢、细胞周期和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各类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方法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本文介绍了一种构建全基因组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方法,并将之应用于C4光合作用调控元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书贞 杨雷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3年52卷4期 83-85,98页
【摘要】 为了实现水中和土壤中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效果,采用高温碳还原反应制备了泡沫碳负载纳米粒子的纳米零价铁@掺氮泡沫碳复合材料(nZVI@NCF),对比分析了胺化松果粉(N-PP)、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 NPS)、nZVI@NCF和掺氮泡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涛 徐保磊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4年45卷4期 410-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三白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auchinolide A(1),rel-(7S,8S,7'R,8'R)-3,3',4,4',5,5'-hexamethoxy-7.O.7',8.8'-lignan(2),gal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培培 於丙军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2期 416-4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甲醇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体内产生的最简单的一碳化合物之一,与植物的很多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C1-四氢叶酸和某些植物激素生物合成以及植物耐逆性等)密切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中甲醇的产生与释放途径、体内代谢、外施甲醇对植物的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