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26
- 41
- 38
- 10
- 8
- 210
- 157
- 136
- 99
- 64
- 85
- 61
- 46
- 42
- 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岳雪萍 王淘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5期 6209-62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冬水田-水稻是川中丘陵区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冬水田种植模式转变是实现多熟种植及机械化的重要途径.为探究冬水田-水稻种植模式转旱作过程中作物季及休闲期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组分构成,试验设置冬水田-水稻转旱作(FTD)、冬水田-水稻(FR)和冬闲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珊宁 陈先江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期 557-5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它的碳平衡为4个生产层的碳平衡之和,也是3个界面的碳平衡之和,而某一生产层或者某一界面的碳平衡则是其固定、输入、排放和输出的碳之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4个生产层的碳平衡分析方法定量重要生产环节的碳汇与碳源过程,便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彬 王燕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6期 4638-46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加强农田土壤保持耕作管理,科学认识和调控农田耕作系统能流碳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减排能力,对于减缓农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以北方半湿润偏旱区山西寿阳旱作春玉米土壤保持耕作试验研究为基础,利用田间定位观测数据、辅助能投人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莹 王传华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22期 6082-60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设置4个光照梯度(25%、12%、6%和3%自然光)模拟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落叶阔叶林林下的光环境,研究了2种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不同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德华 李建龙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8期 2655-26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也是生态科学中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而陆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研究这一复杂性问题,已发展了许多研究方法,可分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伯琦 王义祥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期 143-1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碳平衡研究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亚热带红壤区是我国发展粮食作物和各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与林木的重要基地,因该区特殊的生态地理位置,在我国碳平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论述了亚热带山区红壤地碳平衡研究的重要性,对碳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华 雷瑞德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4期 835-8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现存生物量的角度出发,综述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及手段,以及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我国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宝泉 张荣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6期 958-9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McCree(1986)测定整株植物碳平衡的方法,研究了半干旱区3个春小麦品种的籽实产量、根量、根冠比与碳平衡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地方品种和尚头较之现代品种有更大的根量和根冠比.同一品种不同水分条件下根和茎叶CO2交换率(CER)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延玲 周广胜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3期 317-3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利用大兴安岭地区根河落叶松(Larix gmelini)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实际观测资料验证CENTURY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林业经营管理方式对兴安落叶松林碳循环的影响,指出:1)目前兴安落叶松林是一个碳汇,每年净吸收碳2.65 t*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复明 范少辉 等 《林业科学》 2010年46卷11期 59-65页
【摘要】 采用CID-301PS光合测定仪,对湖南会同林区毛竹和杉木人工林土壤CO2排放动态进行观测,并结合现存生物量调查,对其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毛竹和杉木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144.3和152.52 t·hm-2,并且其碳贮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