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5
- 11
- 4
- 26
- 11
- 51
- 15
- 12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富成 马建勇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7期 2810-28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能力显著高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是认识和理解全球变化对碳循环影响的关键.碳循环模型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有效工具.以长白山温带落叶阔叶林、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针叶林、鼎湖山亚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乐 杜灵通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657-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但其碳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尚不明确.基于Biome-BGC模型和1958-201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模拟了宁夏盐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4种不同气候情景下的碳储量变化.结果 表明:(1)4种气候情景下,盐...
【关键词】 荒漠草原;碳循环;Biome-BGC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苗苗 赵娜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1期 3797-38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是巨大的碳库而且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积极作用.科学有效的森林碳计量方法,有助于加深对全球碳循环过程的理解.然而,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对森林碳计量的估算结果普遍存在精度低、不确定性高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越 刘康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3期 235-2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秦岭北坡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的碳源/汇动态,运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6年太白红杉生产力、碳储量和碳利用效率(CUE),并利用气候情景设定方法预测碳源/汇功能的未来趋势.结果表明,58年间太...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太白红杉;植被生产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健 王国宏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4期 379-39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作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15条陆地样带之一,中国东北样带(Northeast China Transect,NECT)在IGBP核心项目"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中已经建立10年之久.该样带位于中纬度温带半干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馨瑶 李爱农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期 41-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碳循环模型已经成为研究森林碳循环的必要手段.森林碳循环模型可以分为统计模型和过程模型,其中过程模型以其完整的理论框架、严谨的结构分析和清晰的过程机理,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地球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蓉 何洪林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5期 1409-14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对水分响应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与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观测站2003-2009年生长季的碳通量(NEE)和气象观测数据,综合考虑水分对光合、呼吸作用的影响,构建不同的NEE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静 朱潜挺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2期 6734-67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碳循环模型的正确构建是影响综合集成评估模型IAM(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模拟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DICE/RICE模型中的碳循环模型主要有两个,即Nordhaus单层碳库模型和Nordhaus三层碳库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刚 李娜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9年33卷3期 516-5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使用LPJ-GUESS植被动态模型,在北京山区研究了未来100 a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主的阔叶林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永红 ZHU Gao-feng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7期 1434-14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额济纳荒漠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2005年5~9月份观测r胡杨叶片气体交换数据,研究了胡杨叶片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胡杨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