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30
- 40
- 7
- 6
- 5
- 2
- 181
- 74
- 43
- 43
- 40
- 172
- 39
- 28
- 26
- 2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思琪 王彩玲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5期 2122-21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苔原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巨大,其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显著影响大气CO2的浓度,对调节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长白山岳桦(Betula ermanii)林下的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导致苔原植被发生显著变化,为揭示不同外源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组分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玮 陈槐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5期 2200-22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铁铝矿物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和积累.为评估不同水位泥炭地中不同形态铁铝矿物复合体对有机碳积累和稳定性的影响,以红原县三处不同水位泥炭地(泥炭沼泽:S1(-1.9cm)、沼泽草甸:S2(-10cm)、高寒草甸:S3(-19cm))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佳媛 任侠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999-20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有助于解析土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认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和热动态特征,从而揭示环境要素对碳循环的影响.以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盐基离子、热重曲线特征、热稳定性参数及热稳定性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随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晓雄 李妍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5259-52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可为提升土壤质量与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8 年生、18 年生和 30 年生)和刚撂荒的农耕地(CK)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适湿度筛分法获得不同粒径团聚体,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张羽 方华军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815-98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对土壤固碳与肥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有机碳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海伦、齐齐哈尔、长春和沈阳四个区域典型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组成,分析了其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气候因子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秋 孔凡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11期 89-97页
【摘要】 为探究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对比冷榨(cold pressing,CP)、微波预处理-压榨(microwave pretreatment-pressing,MP)、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淑琪 唐芬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期 290-3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果林种植可改变土壤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合理的种植模式可通过物种间的互补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碳库质量并提高综合效益.为探讨桃树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以云南省开远市不同桃树种植模式(桃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珍 常顺利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8期 7390-74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高纬度高海拔区域气温增幅更大的背景下,高山亚高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组分分配比关系以及由于此差异导致对增温的反馈效应均有待深入阐释.天山森林是以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为单优树种的温带针叶林,在天山北坡中山带(海拔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晓丹 刘世荣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2期 4974-49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混交造林能显著提高森林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然而,不同树种丰富度和组成如何影响土壤中植物源碳保存和有机碳稳定性仍不清楚.以南亚热带不同树种组配的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角质-叶源和木栓质-根源生物标志物研究树种丰富度和组成变化对土壤中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启霞 蓝家程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8期 7390-74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从土壤碳组分对团聚体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的角度去解析生态恢复下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及其机制,以典型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措施(次生林,15-20a;花椒林,15-20a)和对照耕地(>50 a)为研究对象,测定0-10 cm和10-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