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1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霄扬 张学新 等 《心理学探新》 2019年39卷5期 445-450页
【摘要】 刻板印象激活过程中意识干预与否的问题,催生了内隐与外显两种激活理论长久以来的争端.其根源在于现有研究的刻板激活操作不严谨、两类范式不可比等多个方面.社会认识双加工理论提供了独特的分阶段比较视角.在该理论视角下,文章从梳理内隐及外显理论争端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建政 马胜祥 等 《心理学动态》 2001年9卷2期 157-162页
【摘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少数具有相对明确病源的精神障碍之一,而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如创伤事件的频繁闪现、过度警觉等。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存在多种理论解释,该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作一简要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社会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磊 祝书荣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6年24卷10期 1519-1533页
【摘要】 刻板印象是人们有关群体的行为特征与特质属性信念化的认识,它多以语义图式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依据激活过程中意识参与程度的不同,刻板印象具有内隐和外显两种表现型.不同于双加工理论“自动激活+认知控制”的研究视角,本项目计划从内隐/外显记忆的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春江 袁登华 等 《心理学探新》 2016年36卷1期 59-63页
【摘要】 双重加工模型将社会认知加工区分为外显认知加工和内隐认知加工.上世纪80、90年代涌现出来的双重加工模型关注加工的条件,重在对心理现象的某一方面进行解释;进入21世纪启,模型强调加工所依据的原理,强调模型的包容性和应用范围.双重加工模型为人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莉 刘肖会 《心理科学》 2023年46卷1期 238-244页
【摘要】 健康信息回避是指有意识地防止或延迟获取可利用的健康信息的行为,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信息因素对健康信息回避的影响.风险认知理论、信息处理与决策双加工系统理论和威胁资源管理模型为健康信息回避的产生提供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金生 叶春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2年20卷5期 726-734页
【摘要】 公正判断中的“非理性”研究是社会认知双过程加工理论在公正领域的拓展,也是不确定性管理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延续.就加工过程而言,个体的公正判断可能同时依存“理性”和“非理性”两个结构和进化都不同的认知体系.置换过程、首因效应、极端判断、补偿偏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汪兵 刘昌 《心理科学进展》 2012年20卷5期 745-756页
【摘要】 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是对道德知行脱离进行反思的产物,反映了道德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四个理论来对道德伪善产生缘由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国梅 张璐然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17卷2期 278-283页
【摘要】 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指,个体对本族面孔总是比不熟悉的异族面孔有更好的再认.研究者对该效应提出多种解释.这些理论可分成三大类:侧重于社会认知的接触假说、效用分析:侧重于面孔表征的多维空间理论、整体/部分假说:侧重于加工过程的认知忽视和注意、加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