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6
- 3
- 1
- 1
- 1
- 5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爱祥 陆绵绵 《河北中医》 2001年23卷2期 101-102页 ISTIC
【摘要】 <篇首> 为探讨外用中药祛脓生新1号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我们设计了符合泪道形态的新型可注药式插管,灌注自行研制的外用中药祛脓生新1号治疗慢性泪囊炎7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71例中,男29例,女42例;年龄最小18岁,...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逆行喷灌注药式泪道插管; 外用中药;
【中文期刊】 谭诗淼 向丽萍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35卷3期 191-193,199页 ISTIC
【摘要】 给予2021年8月9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臁疮患者在透脓祛腐、煨脓长肉、生肌收口等腐祛新生理论下应用萆薢渗湿汤、九华膏、负压封闭引流以及湿润烧伤膏治疗,治疗5周后,创面明显缩小,患者出院,并于家中自行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
【中文期刊】 沈爱祥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11卷12期 1158-1159页 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方法:设计符合泪道形态的新型可注药式插管,从鼻腔端逆行插管,抽出于眼的下泪小点;灌注自行研制的外用中药.结果:本组71例中,治愈59例,占83%;好转8例,占11%;无效4例,占6%;平均疗程为1...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逆行喷灌注药式泪道插管; 外用中药;
【中文期刊】 李欣 陆杰 等 《江西中医药》 2018年49卷3期 44-46页 CA
【摘要】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术后换药创面应用祛腐生新膏及甲硝唑的疗效.方法:将96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甲硝唑溶液冲洗创口后,观察组予以祛腐生新纱条覆盖创面;对照组予以依沙吖啶纱条覆盖创面.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0、18d疼...
【中文期刊】 陆杰 《山东中医杂志》 2009年28卷11期 770-771页 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祛腐生新法的运用,探讨肛门直肠周围高位脓肿术后获得适宜外科创面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设立利凡诺对照组,将改良的0.5%低浓度白降丹液运用于脓肿术后,通过对创面pH值检测及肉芽生长与切口愈合时间的对照,观察低浓度白降丹制剂的作用.结果...
【中文期刊】 陈琼 张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31卷2期 91-93页
【摘要】 疮疡外部形态可分为肿疡和溃疡,不同阶段形态、用药不同,外用药为主.治疗不外乎消、托、补三大法则.包括局部用药与复方(清热活血化瘀、除湿排脓、敛疮收口),其他(单味中药、外用药实验研究、灸法、针刺等).疮疡初期,皮肤表面红、肿、热、痛,高于皮...
【中文期刊】 徐林茂 辛丽珍 《山东中医杂志》 2002年21卷12期 721-722页 ISTIC
【摘要】 <篇首> 自1998年~2002年4月,笔者应用新生肌散与消核膏配合手术摘除死骨与窦道清除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342例,取得了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吴芳 张朝晖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32卷15期 93-96页 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祛腐生肌法对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纱条...
【中文期刊】 《拔毒生肌散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项目组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8卷10期 1357-1361页 ISTICPKUCA
【摘要】 拔毒生肌散是创面相关类疾病临床常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拔毒祛腐、敛疮生肌、祛瘀生新的功效,在治疗糖尿病足、压疮、非哺乳期乳腺炎、肛周脓肿术后等方面临床疗效得到广泛的认可.为进一步规范该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采用德尔菲法及共识会议法的方式,组建...
【中文期刊】 王朝红 郑爱华 等 《新疆中医药》 2022年40卷5期 50-52页
【摘要】 脓毒症是一类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疾病,并发了胃肠动力障碍的患者死亡率远高于无胃肠动力障碍的患者,防治脓毒症并发的胃肠动力障碍成为了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郑爱华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危急重症的治疗,以调节脾胃气机、补益肝肾、协疏肠腑、祛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