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1
- 4
- 72
- 27
- 14
- 10
- 9
- 12
- 8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路晗 苏普玉 《中国公共卫生》 2016年32卷5期 697-7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童年期性虐待(CSA)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对受害者儿童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与其成人期的生活、工作、健康与行为息息相关;当前在中国缺乏行之有效预防控制CSA措施的前提下,本综述通过分析国内外CSA发生状况,探讨童年期性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斌让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年30卷11期 810-8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特定学习障碍是最常见的具有生物学起源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表现为学校技能的获得或运用障碍.常起病于学龄期,并可能持续终生,其影响深远且广泛.现就其流行病学、病因、神经心理学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共患病及矫治作一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增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年23卷9期 950-9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儿童心理虐待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对于身体虐待与性虐待,表现出更隐蔽、更普遍、更大的破坏性等特点,但当前关于儿童心理虐待产生不良影响的机制或途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儿童心理虐待消极影响认知与神经机制,加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旻 刘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年37卷2期 189-192页ISTICCA
【摘要】 背景 适当激动谷氨酸受体(glutamate receptor,GluR)是学习记忆所必须的,然而过度激动GluR则会在海马区域内产生病理性的长时程增强效应,严重者会出现兴奋性毒性(excitotoxicity,EAA)反应,诱发神经元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衔华 姚树桥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年18卷2期 198-2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特征及其与情绪的关系.方法:应用自传体记忆测验(AMT)、目测类比疼痛定级法(VA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贝克抑郁最表(BDI)和贝克焦虑量表(BAI)对正常人、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凤凤 董毅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年19卷9期 857-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其行为的推测,在个体交往及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成像技术为共情的神经心理学基础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定位支持,同时为探讨共情缺陷与精神病理的关系,及其在精神疾病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鹤玮 贾杰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年41卷6期 473-4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运动想象疗法是在不伴有明显躯体活动情况下,通过内心反复模拟、排演特定动作,从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本文简要陈述了运动想象疗法的核心概念,梳理了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康复中的临床研究现状,并依据当前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围绕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慰 刘晓妍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年27卷2期 418-4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一直是创伤心理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研究表明,正念干预对各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群体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实证研究梳理总结后发现,监控与接纳理论和创伤复原力模型是正念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基础.正念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四个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瑾 杨晓桐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3期 232-2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关其危险因素说法不一.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入手对其主要危险因素作以归纳总结,并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层面分析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高大家对PSD危险因素的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祎濛 晋红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52卷3期 204-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量证据表明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精神应激等可以诱发或加重银屑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提示精神因素可能在银屑病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关于银屑病精神神经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精神因素作为应激源,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