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94
- 196
- 175
- 35
- 7
- 2
- 528
- 447
- 187
- 159
- 151
- 188
- 134
- 117
- 101
- 9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亚坤 张文光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5年30卷6期 510-514,55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神经电极-脑组织数值仿真模型,研究神经电极在植入过程中对脑组织产生的植入损伤.方法 采用超黏弹性模型描述脑组织材料,基于单元删除法和最大主应变失效准则模拟组织破坏与分离,并通过平均等效应变量化组织植入损伤,考察神经电极楔形角、植入...
【中文期刊】 肖文杰 王定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12期 2278-2282页 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由于植入式电极在长期使用后会形成组织包囊,从而严重影响了电极的性能.课题组提出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离子导通能力强的聚合物涂层来包裹整个电极.这样,就能在不影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电极的生物相容性,使得电极在长期植入后的稳定性增强...
【中文期刊】 张世民 俞光荣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年10卷11期 678-67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在体内植入永久性神经电极,通过神经电刺激(neurostimulation)恢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功能,或通过神经电调节(neuromodulation)恢复神经系统功能性紊乱的平衡,是国外近年来开展较多的治疗方法.但长时间电刺激对...
【中文期刊】 尹雪乐 张文光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53卷5期 529-534页
【摘要】 为了提高电极的长期有效性,基于鱼骨状神经电极,采用有限元模拟对电极-脑组织界面的微动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将该电极与传统商业电极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验证了鱼骨状设计对降低脑组织微动损伤的有效性,并揭示了电极柄数对脑组织应力应变的影响.基于电极位...
【中文期刊】 于谦 张文光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53卷11期 1308-1315页
【摘要】 采用一种新的定向电沉积方法在铂电极表面获得了具有规律的微观结构,经过电化学性能测试来评价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电沉积处理效果,并通过超声处理和电脉冲刺激来验证电沉积后电极表面性能的机械和电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铂电极表面微观结构能够增大电...
【中文期刊】 尹雪乐 张文光 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8年40卷6期 539-544,551页
【摘要】 神经电极的长期有效性是影响其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而电极的最优化设计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对神经电极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采用有限元仿真法对电极-脑组织界面的微动进行一系列动力学分析,研究了神经电极的5个基本参数(针尖圆角、...
【中文期刊】 张文光 吴栋栋 等 《功能材料》 2013年44卷12期 1787-1791页
【摘要】 研究提供了一种简易、低成本的方法进行神经微电极的性能改进,来改善神经电极/神经组织的界面特性.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和PANI-MWCNT(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涂层,对神经微电极位点进行表面修饰;对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与电...
【中文期刊】 蒋爱华 陈瑞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12年28卷6期 457-468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碳纳米管是结构和性质新颖的一类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作为神经细胞生长支架材料、神经电极和药物载体,分别在神经修复、...
【中文期刊】 王余峰 吕晓迎 等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5年28卷3期 129-133页 ISTICCA
【摘要】 多学科交叉研究神经功能重建已经成为神经科学和微电子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神经功能重建系统的重要部件--神经微电极.阐述神经电极与神经细胞的耦合原理,从不同角度介绍神经微电极的分类和发展并描述了其具体的微机电工艺实例,对神经微电极的生...
【中文期刊】 乔保光 吴方方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3期 189-19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双电极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且病程在3个月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80例,择期行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采用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