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
- 2
- 9
- 7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傅光华 刘友生 等 《福建农业学报》 2011年26卷5期 691-696页
【摘要】 为了解当前流行于鸭群的禽Ⅰ型副粘病毒的致病性和分子特征,测定分析了两株病毒对不同动物的致病性、病毒的遗传进化地位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两株病毒中,M4毒株与疫苗Ulster株同源性最高,为基因Ⅰ型,基因组全长15186 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奇松 孙翔翔 等 《广西农业科学》 2010年41卷5期 481-484页
【摘要】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鹅副粘病毒GPV-SF02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5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白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W13株)L基因的LA(1121 bp)、LB(1481 bp)、LC(1439 bp)、LD(1476 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平 韦天超 等 《病毒学报》 2005年21卷1期 35-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测定新城疫病毒(NDV)毒力的经典方法,即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对源于鸡、鸽、鹅、珍珠鸡、孔雀、鹌鹑和画眉鸟等7种禽(鸟)源的共14个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广西分离株,分别测定了毒力.同时对分离...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毒力测定;F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金顶 廖明 等 《病毒学报》 2003年19卷4期 355-3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华南地区进行鹅病病因的调查过程中,从患病鹅群中分离到一株对鹅和鸡都有致病力的病毒,初步判定该病毒属于Ⅰ型禽副粘病毒,命名为GPMV/QY97-1株.以GPMV/QY97-1毒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血凝素-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莎莎 韩宗玺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年37卷2期 140-142页
【摘要】 为研究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天鹅分离株sw/CH/LHLJ/120608对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该病毒以105 EID50/mL的剂量,采用点眼和滴鼻的方式感染SPF鸡,检测其致病性,同时,采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病毒在各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杰 冯淑萍 等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年5期 8-11页
【摘要】 本研究对从广西5种不同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禽Ⅰ型副粘病毒毒株,进行了HN基因的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5个APMV-Ⅰ分离株H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7%~98.4%,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3%~99%,同源性较高;5个毒株的HN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欣明 梁丹洁 等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年4期 8-9页
【摘要】 对广西猪源Ⅰ型副粘病毒F基因测序分析,为今后开展猪源副粘病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有效防控副粘病毒感染奠定基础.参考GenBank发表的相关禽副粘病毒Ⅰ型(Avian paramyxovirus serotype Ⅰ,APMV-X)基因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春香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2年20卷3期 27-30页
【摘要】 为明确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本研究通过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及雏番鸭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比较了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结果...
【关键词】 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荣 何奇松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12年43卷7期 1041-1045页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猪源禽Ⅰ型副粘病毒的流行特征、毒力强弱及基因类型,为今后开展猪源副粘病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有效防控副粘病毒感染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疑似发病猪组织病料,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病毒后,分别进行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年31卷10期 756-760页
【摘要】 为了解广东近年来鸽禽Ⅰ型副黏病毒(PA/PMV-Ⅰ)基因变异情况,为新型疫苗毒株的筛选以及PA/PMV-Ⅰ的免疫防制提供依据,我们对广东不同地区在1999年~2007年发生PA/PMV-Ⅰ鸽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从中筛选出8株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