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2
- 17
- 10
- 38
- 31
- 28
- 19
- 6
- 18
- 15
- 14
- 13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莉 邱新颖 等 《中药材》 2024年47卷5期 1136-114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预测长柱重楼Paris forrestii(Takht.)H.Li的潜在地理分布,为保护其野生种群资源、药材生产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并筛选野生长柱重楼分布的 89 个位点和 19 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测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生秀 胡静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4年43卷11期 122-128页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白刺属植物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和种群动态,为白刺属在中国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44个分布点和9个环境因子,通过MaxEnt模型,模拟白刺属在不同时期(末次冰盛期、末次间冰期、当代和未来)在中国的适生区及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欣仪 王蒙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8期 1414-1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决定物种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生境片段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水角(Hydrocera triflora)作为一种濒危植物,其遗传多样性状况和濒危机制尚未有报道.该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鹏程 韦秋前 等 《植物研究》 2022年42卷4期 556-5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是研究物种形成和适应性进化的热点地区.岷县龙胆(Gentia-na algida var.purdomii)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研究以岷县龙胆种群为对象,基于不同遗传方式的分子标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鹏程 刘玉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41卷8期 1294-13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是研究物种形成和适应性进化的热点地区.龙胆属小龙胆组(Gen-tiana section Chondrophyllae s.l.)占整个龙胆属物种数目的 近一半,以青藏高原为分化中心,但组内物种的遗传分化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唱白 迟瑶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2期 225-2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动物种群动态模型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文章回顾和总结了其取得的丰富成果,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种群动态包括种群数量动态和时空分布动态,根据其形式和研究内容,可以将种群动态模型分为数量模型和空间模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程模拟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薇 李晓晓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2期 7750-77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掌握大型底栖生物种群分布的时空变化对正确把握湿地生态修复效率、揭示湿地生态演替过程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一千二自然保护区的淡水恢复湿地为研究区,在2014-2015年大型底栖生物野外采样和优势物种的基础上,选择了琥珀刺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骏 陈颖丹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年23卷5期 483-4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我国蛔虫病传播数学模型并用于现场预测.方法 选择四川翠屏、江西进贤和湖南岳阳3个调查点,通过现场调查获取基线、服药后1月和1年后人群蛔虫感染率及平均虫负荷,构建蛔虫种群动力学、分布及感染率等传播数学模型.由现场数据获得模型参数,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林林 姜亚洲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7期 1825-18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据1997-2000年在东海(26°00'-33°00'N、120°30'-128°00'E)进行的4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杏资料,分析了该海区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量化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于其种群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卫信 张锋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9期 4815-48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了空间关联的集合种群模型,该模型不但包含了种群的空间结构信息,而且引入了破坏生境的全局密度和局部密度两个指标,它们描述了破坏生境的模式.模型揭示了破坏生境的空间分布格局复杂地影响了集合种群的动态和续存,破坏和未破坏生境斑块的均匀混合不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