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1
- 13
- 3
- 2
- 4
- 3
- 3
- 1
- 1
- 45
- 18
- 17
- 16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文涛 宁川川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5期 123-13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选择华南地区两种典型土壤(水稻土和赤红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剂量(0%,1%,2%,4%)水稻秸秆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养分及不同化学形态的硅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生物炭均能显著增加水稻土和赤红壤的pH值、...
【中文期刊】 张燕 李亮生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23年51卷7期 213-220页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CK+施用小麦秸秆,还田量6.75 t/hm2(WS)、CK+施用小麦秸秆生物炭,还田量2.25 t/hm2(BC)3个处理,烤烟生长季后土壤养分、酶活性变化,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手段获取的土壤细菌群落结...
【中文期刊】 牟一贞 胥思勤 《中国水运》 2023年23卷14期 166-168页
【摘要】 文中以水稻秸秆生物炭为原料并对其进行改性,将其应用于水溶液中锑(III)的吸附.探讨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等对锑(III)吸附效果的影响.结论表明:当投加量为0.05g、吸附温度为25℃、振荡速度为160r·min-1、吸附时间...
【中文期刊】 戚昌盛 贾文捷 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8卷8期 11-14页
【摘要】 本文利用玉米秸秆独特的生物结构,经过炭化处理,制备得到生物质碳材料,将其用于吸附去除有机水体中的罗丹明B,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表面的含氧基团减少,当炭化温度达到600℃时,生物质炭表面几乎不存在含氧基团.生物质碳材料的...
【中文期刊】 张娱 陈琦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7期 873-87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该研究以甘蔗渣、茄子秸秆、玉米芯为材料,采用慢速热解技术于500℃条件下制备甘蔗渣生物炭(SBC)、茄子秸秆生物炭(EBC)、玉米芯生物炭(CBC),检测其去除水中尼泊金乙酯的特性.结果表明:(1)生物炭的制备原料显...
【中文期刊】 周建斌 马欢欢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21年19卷4期 345-357页 ISTICCABP
【摘要】 秸秆生物质炭是秸秆在无氧或限制性供氧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温度热解得到的固体产物.秸秆生物质炭由于其灰分含量高、热值偏低,不适合做活性炭、工业用炭甚至机制烧烤炭等,但秸秆炭可以作为肥料还田,被称为全营养肥,同源性好,更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其不仅可...
【中文期刊】 杨康 许艳红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2卷5期 695-700页 ISTICCA
【摘要】 以水稻秸秆为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缺氧焙烧制备生物炭.进行FT-IR分析和比表面积测定;利用生物炭对模拟镉污染废水进行吸附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生物炭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且比表面积较大;焙烧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制备的生物炭吸附性能越强,但产率...
【中文期刊】 刘辉 李高翔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2卷1期 97-101页 ISTICCA
【摘要】 以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研究其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 表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吸附苯酚的平衡时间为180 min,随着溶液pH的升高吸附量降低,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10 g/L;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苯酚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8....
【中文期刊】 许冬倩 《广西植物》 2018年38卷9期 1125-113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高效、经济、环保地解决华北平原地区玉米秸秆处置问题并寻求有效途径,该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在不同温度(200℃、300℃、400℃、500℃)下制备生物炭,并对生物炭的热解动力学、结构形貌、元素组成、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官...
【中文期刊】 刘杏认 张星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0期 6700-671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华北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连续6a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CO2、N2O通量进行了整个轮作周期的连续观测,探究施用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其排放通量的影响.试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