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9
- 34
- 26
- 3
- 1
- 275
- 116
- 76
- 63
- 27
- 44
- 31
- 22
- 20
- 1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桂冬 李渊 等 《浙江医学》 2015年37卷24期 2004-20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对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通过动态心电图行自发性心率震荡检测和通过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心率震荡检测,比较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桂冬 李渊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12卷11期 1001-10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心室程序刺激致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室性早搏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测定,观察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进而评价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参数的可信度.方法 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选取右室心尖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爱琴 廖伟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25卷11期 872-8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程序刺激诱导的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13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行程序刺激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6例)、双支病变组(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方 李安杰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4期 344-3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AdtrackCMV-VEGF165)对心肌梗死兔心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基因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常规全麻,暴露心脏,结扎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原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3期 231-23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心脏程序刺激是心脏电生理技术的核心,并与心腔内电图共同构成心脏电生理技术的两大基石.近年来,射频消融术的出现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得到根治,这也充分证实,心脏电生理技术在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全 程康安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6卷3期 157-158,161页ISTIC
【摘要】 QT离散度(QTd或QTcd-心率校正QT离散度)反映了心室电活动的非同步性.多数情况下QT离散度增加与心律失常危险性增加有关.本文旨在研究心肌梗死后心室程序电刺激(PES)结果与QT离散度之间的关系.36例陈旧心肌梗死怀疑有室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原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3年2卷4期 229-232页
【摘要】 心脏程序刺激是在患者自主心律或起搏节律的基础上,利用心脏程序刺激器,按程序发放一个或多个刺激脉冲,刺激心房或心室,观察心脏活动的变化,研究、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一种方式.1 刺激种类1.1 期前刺激 该刺激与前一个心动周期的联律间期时间短于患...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检查,经食管;心脏程序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玲 孟庆军 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32卷1期 10-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构建兔急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并发心房颤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开胸,于呼气末时夹闭气管导管诱导O...
【关键词】 急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房颤动;气管导管夹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超 张侠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5年34卷4期 802-8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临床亟须寻找新的分子靶点以提高诊疗效果.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环氧化酶2(COX-2)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春龙 孙健勇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42卷9期 732-7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负性共刺激分子B7同源体4(B7-H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