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3
- 12
- 1
- 1
- 15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月 温峰云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22期 89-92页
【摘要】 程氏三才针法是程莘农院士在古代"三才"思维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中医的理、法、方、药理论应用到针灸学科,创立理、法、方、穴、术贯穿天人地于一体的辨证施治体系,三才一体,得气为先,手法独特,其中程氏三才针法是施术的关键.该文对温峰云教授应用程氏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荣乾 刘奕萱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6期 2768-2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改良的"三才刺法"在临床上具有取穴少、得气感强、疗效好的优势,文章归纳《黄帝内经》《标幽赋》《金针赋》等古籍中的多种刺法,将其分为"天""人""地"三部,探究三才刺法的源流及发展;结合现代刺法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从配穴、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炜 王锋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47卷1期 81-83页
【摘要】 癔病性失语多为剧烈情绪刺激、心理失衡引发的功能性发声障碍,单纯运用现代医学疗法或中药干预,疗程长且易反复.宁夏名老中医戴玉勤师承针灸名家朱琏、程莘农先生,善用管针疗法治疗癔病性失语,常以环跳为主穴,配穴精简,手法独到,配合心理疏导,取得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涛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0年11期 93页
【摘要】 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1921-2015),著名中医针灸学家,国家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曾担任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首席科学家,对针灸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以程莘农学术思想为核心的"程氏针灸"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生 程凯 等 《北京中医药》 2012年31卷4期 271-274页ISTIC
【摘要】 程莘农院士辨治思路缜密;针灸诊治痛症颇有特色,在归经与辨证的基础上,判断疼痛所属脏腑经络之病位,然后辨别气血寒热之虚实,再结合经穴的特性选用相应的穴位,并施以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调和气血,通达经脉,使气血运行通畅,为针灸治疗复杂的痛症开创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涛 刘美章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36卷18期 40页
【摘要】 程莘农教授其不但是首届国医大师,同时还是我国工程院的院士、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程氏针灸”是一套以程莘农院士其学术思想作为核心而形成的针灸疗法,目前已被列入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中.作者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淑敏 王莹莹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5期 2630-26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医大师程莘农传承工作室在程院士"一窍开百窍法"治疗脑病的学术观点基础上,结合"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和现代医学"身心疾病模式",提出"主穴在脑、配穴在心"整体调理的"治脑调神"刺法,在神志病治疗中效果较佳.文章通过分析"治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生 王莹莹 《中国针灸》 2021年41卷8期 841-8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程莘农院士的学术思想和对中医针灸学科的贡献.程院士强调经络理论对于针灸学科的重要性,主持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项目,提出了循经归经辨证思想;重视中医理论对针灸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主张穴药同性,创立了理、法、方、穴、术的针灸辨证施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莹 陈虹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20期 1724-17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介绍程莘农针灸临床归经辨证诊断的经验.根据病在不同经络,表现为不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以及不同经脉所属脏腑的功能障碍,提出循经归经辨证思想,即依据经脉的循行分布及其所联系的脏腑,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判断其为某经或某经所联系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