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3
- 6
- 4
- 3
- 1
- 9
- 5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耀 田丽慧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267-32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植被建植是青海湖流域沙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揭示典型固沙植物的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并分析影响其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因素,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固沙植被对高寒干旱环境有限资源的利用策略,为促进脆弱沙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青海湖...
【关键词】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稳定碳同位素;稳定氮同位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富荣 吴沿友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3期 576-5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地区土壤中的硝态氮占主导地位,但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因此,种植在喀斯特地区的桑树幼苗可能会遭受低氮胁迫.为了给种植在喀斯特地区的桑树幼苗提供科学的无机氮管理,该研究以桑树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以改进的霍格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哈丽古丽·艾尼 伊丽米努尔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0年40卷6期 1031-10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新疆南北疆8个不同生境林龄群体的胡杨叶片为材料,测定幼树和成熟胡杨叶片的天然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值(δ13C、δ15N)以及碳含量、氮含量和比叶面积,分析叶片δ13C、δ15N值与海拔、经纬度、叶片碳氮含量、比叶面积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初琴 缪绅裕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15期 19-21页
【摘要】 生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包含关于其地理和生态起源的信息,是生物的自然指纹,不易受生产加工过程而改变,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因此可以将稳定同位素作为地理来源的过程指标和示踪剂.稳定同位素分析目前已广泛用于产地溯源,尤其是在传统分析方法不能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现峰 李来兴 等 《动物学研究》 2004年25卷3期 232-23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以玉米面、小米面和绿豆粉(质量比为5:3:2)的混合食物饲喂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种高原鼠兔,40d后断头杀死,取其后腿肌肉测定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用混合食物饲喂后,高原鼠兔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显著升高,由对照的(-24.6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露露 孟庆权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3期 544-5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人工营造的湿地松、木麻黄、尾巨桉、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防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年龄(新叶、老叶)叶片、表层土壤(0~10 cm)天然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值(δ13C、δ15N),研究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值与水分利用效率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大伟 李明财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1期 40-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测定青藏高原东部高寒区不同海拔主要植物和消费者种群(雀形目鸟类和小型哺乳类)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研究了高寒草甸消费者种群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平均稳定碳同位素随海拔升高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消费者种群稳定碳、氮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现峰 张晓爱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3期 306-3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被引入到生态学领域.最初是利用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差异,开展了许多有关营养流动方面的研究;到90年代,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被用来分析动物的食性、营养级位置关系以及食物链结构;本世纪初,由于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 稳定性碳、氮同位素,食性,迁徙,营养级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婷婷 毕江涛 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6年1期 48-53页
【摘要】 本研究比较了生长于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的光合特性、叶片同位素组成以及元素含量等生理生态特征,探讨2种锦鸡儿对毛乌素沙地区域环境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 Gs )、蒸腾速率( Tr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鑫 张慧玲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6期 533-5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群落对水分利用和养分利用的优化策略,土壤碳周转和氮循环过程对演替变化如何响应,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机制等都是森林生态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这些生态学过程的变化在短时间内通过传统的研究手段难以被精确观测,碳氮同位素(13C、15N)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