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2
- 3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虞晓兰 张方敏 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年42卷10期 2346-2357页
【摘要】 为研究气候变化下不同管理措施对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CH4 通量的影响,通过参数率定后的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估算了淮河流域历史时期(2000-2020年)及未来(2021-20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昔保 杨桂山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0期 6655-66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2a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变化过程,分析其碳交换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年NEE为-749.49--785.38 gC m-2 a-1,考虑作物籽粒碳和秸秆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迪 姚筠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0期 3113-31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量足迹模型通常用于解释通量观测数据的来源问题,以估算通量源区的位置和大小及不同的通量源区的相对贡献度.本文基于涡度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上的CO2通量的变化特征,并利用Kljun足迹模型对安徽省寿县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2020年...
【关键词】 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涡度协方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声佩 居为民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925-19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稻田甲烷(CH4)排放通量的研究是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热点问题之一.利用2016年江苏句容生态实验站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涡度相关原位观测数据,分析了稻田CH4排放通量昼夜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总初级生产力 GPP,...
【关键词】 波谱-Granger因果检验;稻田生态系统;甲烷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建初 张岳芳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9期 6138-6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8-2011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江下游稻麦轮作系统冬小麦农田N2O排放进行了为期3a的田间原位观测,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免耕、旋耕和翻耕)对冬小麦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农田N2O排放高峰出现在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建光 李辉信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4期 818-8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连续6年稻麦轮作的小区试验中,研究了施用秸秆(表施或混施)和接种蚯蚓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和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6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且表施秸秆比混施秸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在不同的秸秆施用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涛 郑循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0期 1264-12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介绍了农田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试验中的NO和NO2地-气交换观测方法,即静态暗箱采样-NO和NO2化学发光分析法,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此观测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并可获得可靠的NO和NO2净交换通...
【关键词】 NO NO2 地气交换 CO2浓度增高 静态暗箱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刁一伟 郑循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0期 1249-12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设计了一套适合于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平台的旱地土壤气体CO2浓度廓线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田间实验.在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具有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的稻麦轮作农田,对FACE和对照麦田以及裸土0~30cm土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永昌 林先贵 等 《土壤》 2012年44卷3期 450-455页
【摘要】 利用中国臭氧FACE(free-air O3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臭氧浓度增高)试验平台,通过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脱氢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测定,研宄了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2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2200190357 安徽 S344.1 基础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22年
【成果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淮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气候变化备受关注。农田与大气间的地气交换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水热碳循环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CH4、CO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