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5
- 1
- 1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烜烨 贾宇东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21期 65-67,75页ISTICCA
【摘要】 穴位痛觉敏化是指在疾病状态下,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导致体表相关腧穴出现功能强弱和范围大小的改变,表现为痛觉敏化的现象.研究表明,在常见骨科疾病的治疗中,针刺敏化穴位的治疗效果比非敏化穴位好,深入探讨穴位痛觉敏化现象可为骨科疾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冉冉 刁志君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39卷7期 1-5页ISTIC
【摘要】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道是近些年研究最多、机制较为清楚的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人体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类与感受器敏化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与穴位敏化时组织局部微理化环境的变化密切关联,被认为是启动级联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文杰 崔翔 等 《针刺研究》 2021年46卷12期 1048-10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痛觉敏化及功能可塑性是敏化穴位的重要表现,研究穴位敏化的神经机制对针灸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伤害感受器分布于腧穴及靶器官中,主要分为Aδ和C类两种亚型,负责响应并传递伤害性或针、灸等刺激至脊髓或脊髓上水平.前期研究指出,C类伤害感受器参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君辉 李娜 等 《针灸和草药(英文)》 2024年4卷4期 525-537页
【摘要】 [目的]组织损伤可能通过长期改变神经系统功能,使传入神经末梢对后续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并因此导致急性痛转化为慢性痛(痛转化).这种传入神经末梢对后续刺激敏化的现象被称为痛觉敏化诱发(HP).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EA)对HP的干预作用和相关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晓春 朱兵 等 《中医杂志》 2007年48卷11期 971-9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联系在腧穴发展历史的初始阶段形成的"以痛为输"的经典概念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联系理论中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随内脏功能变化而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 平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19卷8期 32-33页
【摘要】 <篇首> 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刃针配合穴位放血治疗颈肌紧张性头痛,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入选病例132例,均排除因全身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脑肿瘤、五官科疾病所致头痛.临床表现:头痛从一侧后颈部或整个后颈部向枕部及颞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瑞斌 刘永斌 等 《针刺研究》 2024年49卷9期 893-9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究在心肌缺血(MI)动物模型中,体表穴位敏化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表达的关系.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8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构建MI模型,...
【关键词】 心肌缺血;穴位敏化;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思懿 黄孝笑 等 《中医杂志》 2022年63卷11期 1026-10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对阿是穴内涵的认识,剖析阿是穴表型多样性、定位不确定性等特性,进而探究阿是穴探寻规律.认为阿是穴作为参照患者主观反馈来定位的穴位,其广义、狭义之别应考量患者的主观感受.狭义阿是穴可以理解为医者按、捏局部可引起疼痛激发、缓解、消失的点或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永辉 王俊英 等 《针刺研究》 2018年43卷9期 537-5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治疗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过程中,大鼠"足三里"穴区局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 1)及其受体CD 24表达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探讨穴区电针刺激缓解慢性神经痛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永刚 张小洺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年28卷9期 577-58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电刺激抑制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不插入不锈钢针组(A组)、在相应穴位插入不锈钢针而不行外周电刺激(PES)组(B组)、在相应穴位插入不锈钢针行PES组(C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