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2
- 29
- 2
- 2
- 1
- 1
- 9
- 8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冲 谢文霞 等 《中国针灸》 2017年37卷2期 175-1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不同穴位配伍对人工流产术中镇痛、镇静及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等的临床效果,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最佳穴位配伍方案。方法:选取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Ⅰ组(三阴交+足三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宇乾 崔韶阳 等 《新中医》 2010年42卷7期 101-102页ISTICCA
【摘要】 针灸处方中, "治未病"穴位的配伍,反映了医生临证治疗的一种思路.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介绍穴位配伍中"治未病"理念的应用,为准确理解中医学"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其在针灸配穴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立 王雪娇 等 《针刺研究》 2020年45卷11期 920-923,9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配伍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及血清胃动素(MTL)分泌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穴位配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T G2组(内关+合谷)、T G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亚楠 吴文忠 等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11期 1149-11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通督调卫、通督养心、通督调脏3种针灸组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通督调卫组(30例,脱落1例)、通督养心组(30例,脱落2例)、通督调脏组(30例,脱落1例).通督调卫、通督养心、通督调脏3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贤齐 姜会梨 等 《针刺研究》 2015年40卷4期 314-3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论述穴位配伍机制的3个方面内容:神经机制、体液机制及免疫机制.神经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节段机制和中枢机制(脊髓、脑干、下丘脑、大脑、小脑);体液机制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免疫机制则包含免疫细胞及其免疫因子.不同穴位针刺后,通过对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青 翟伟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5年42卷5期 927-92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取穴规律.方法:根据PICO原则,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科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建菱 薛晓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年33卷9期 2115-21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针灸穴位的选择、腧穴配伍、针灸时间因素、刺激量、针灸手法、刺激方法等对腧穴配伍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的影响,总结各种因素对腧穴配伍效应影响的规律,阐明腧穴配伍的机理,更好地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有效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峰 曾芳 等 《中国针灸》 2011年31卷12期 1093-10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腧穴的配伍是针灸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针灸疗效的关键环节,其效应存在协同与拮抗两个方面.本文总结近年来腧穴拮抗作用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认为近年来腧穴配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腧穴配伍能够产生拮抗作用,但相关研究较少,尚未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恒勇 李真 等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6年39卷2期 102-1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利用弱激光的生物刺激效应,针对中医针灸穴位配伍的临床应用特点,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设计一种双波长多通道激光针灸仪.方法 采用单片机与半导体激光器设计硬件电路,以实现仪器的基本功能,并设计相应的上位机软件.结果 所设计的激光针灸仪可对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红玲 张学伟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29卷9期 89页
【摘要】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来自《内经》,本文总结出行之有效的4个腧穴配伍处方,即益肺止咳定喘方、健脾益胃温肾方、调理冲任方、温经通络止痛方,并对配伍机制加以阐述,为当今临床开展冬病夏治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