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
- 3
- 3
- 26
- 5
- 4
- 3
- 1
- 25
- 16
- 13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锦梅 胡丹丹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34卷12期 1166-1168,1171页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1],大多数轻、中型患者后遗症不明显,但部分重型、危重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仍出现呼吸短促、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post novel-coro...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窠囊理论;痰瘀互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平 王彤 等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2期 347-349页
【摘要】 胆囊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国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从此病病因病机入手,结合辨证论治的诊疗特色,随症加减,治疗此病具有明显优势.朱丹溪在论著中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说,所论窠囊,是以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杨梅 段雯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8卷8期 128-132页
【摘要】 "窠囊"由气滞、痰凝、血瘀逐渐结聚而成,与甲状腺结节发病机制高度契合.依据窠囊理论,窠囊之滞气、凝痰、瘀血是甲状腺结节的重要致病因素,故应采用软坚散结以破窠囊之盾,理气调枢以疏窠囊之聚,化痰行滞以消窠囊之积,活血通络以溃窠囊之癥,补虚调摄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碧炯 吴黎艳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1期 115-11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陈永灿结合窠囊理论辨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经验.[方法]通过跟诊抄方、收集临床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阐述陈永灿对于窠囊理论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简 李京向 等 《河北中医》 2025年47卷4期 537-540页ISTIC
【摘要】 大肠癌是指原发于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2位,且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徐书教授通过多年临床体会,从窠囊理论出发,以痰狭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传链 陈书逸 等 《北京中医药》 2025年44卷4期 520-523页ISTIC
【摘要】 "窠囊理论"于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窠囊病位主在肺,"窠囊理论"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病因病机病位、病变形态、疾病预后等方面有高度重合性,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根源于正气虚弱,发展于火盛浊逆,成窠成痨于痰瘀血互结.立足于湿、热、痰、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月 石秀杰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3期 1971-1973,1978页ISTICPKUCA
【摘要】 窠囊理论出自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是中医痰瘀互结学说的重要内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窠囊痰挟瘀血的病机特点高度契合.从窠囊理论切入,认为脾肾虚衰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瘀闭痰结,胶结不解,酿生窠囊,滞于肾络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梦娇 高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2期 124-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梳理了窠囊理论的内涵、源流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重点论述了基于窠囊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与治疗.窠囊理论强调痰、瘀病理产物的重要性,认为元气不足、气机失调皆可导致痰瘀互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高度相似,治疗以窠囊理论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玲 魏丹丹 等 《中医研究》 2024年37卷4期 7-11页
【摘要】 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实体瘤.西医学多采用化学疗法、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治疗方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存在原发耐药率高、易复发、易转移、不良反应多等诸多问题.蒋士卿教授系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名中医,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丽 张子月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35卷6期 1066-1069页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疾病,是导致女子不孕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现已成为研究热点.窠囊在中医学中理论独特,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挥,理论内涵日益丰富,痰瘀互结成窠囊是其理论核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异常,导致气滞痰凝血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