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1
- 12
- 3
- 1
- 1
- 1
- 7
- 6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梁爽 黄凯裕 等 《新中医》 2025年57卷8期 115-119页ISTICCA
【摘要】 肝肠轴理论的提出加深了医学界对肝-肠互作关系的认识,临床实践也揭示了从调理肠道着手治疗肝病的优势.本文系统梳理了肝肠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脾同病的内在联系,全面剖析了肠道疾病与NAFLD发生的相关性,同时结合针灸腹部腧穴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艺慧 徐福 《新中医》 2023年55卷14期 215-219页ISTICCA
【摘要】 总结分析章门穴在《针灸大成》中的应用规律.通过对《针灸大成》中章门穴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并结合中医相关书籍和文献,辅以佐证,总结归纳章门穴的定位、穴性、刺灸方法、配伍规律、临床应用及使用禁忌.分析认为,章门穴属足厥阴肝经,是交会穴、脾募,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振邦 卢庚辰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18期 27-30,46页
【摘要】 章门穴归属足厥阴肝经,为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穴,不仅能治疗足厥阴肝经疾病,还可以治疗脾胃病和五脏疾患.该文通过分析《针灸大成》中章门穴的文献记载,对章门穴的主治病证进行系统阐述,认为章门穴可用于治疗肝胆疾病、脾胃疾病、肢体经络疾病、肾系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建勇 曲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5期 564-567,572页ISTIC
【摘要】 对《伤寒论》第343条原文进行病证分析,认为条文所述为厥阴脏厥,进而提出厥阴脏厥又有轻证与重证之分,当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在足厥阴经上灵活取穴治疗.厥阴脏厥轻证时,取章门穴;厥阴脏厥重证时,根据四时脉法的不同,分别选取足厥阴经五输穴中的穴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文 王秀玲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04年7卷16期 1179-118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章门穴针刺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阿昔洛韦7~10 d,其中一组联合章门穴针刺拔罐放血,在治疗后第4 d、11 d对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服药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4d两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廷威 吴小莹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36卷10期 1177-118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艾灸章门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UC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对照组30例.艾灸组每日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同时隔日艾灸章门穴1次,每次30 min;对照组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晓红 焦召华 等 《天津中医药》 2012年29卷5期 448-449页ISTICCA
【摘要】 八会穴之一脏会章门为脾之募穴,脾之精气结聚之处,脏气会聚之处,是根据人体的生理情况和穴位特点命名的.因其归经、解剖位置、穴性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独特性,为其脏之会的名称的确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莉莉 吕宇虹 等 《陕西中医》 2006年27卷12期 1562-15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透皮疗法配合中药循环交替内服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穴位透皮取穴大包、期门、章门,根据证型,选择相应的中药,贴敷于相关穴位上;中药口服.结果:总有效率为88%.提示:本方法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和经络的传导作用,使药物透过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玉亭 隋永杰 等 《陕西中医》 2003年24卷1期 65-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贲门失驰缓症的患者经过相应穴位针刺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膻中、章门、太冲、足三里等穴位、适当配合内关穴治疗贲门失驰缓症(achalasia)114例.结果治愈本病27例、总有效率为82.45%.提示针刺一定的穴位具有解郁除痰、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职良喜 朱沈 等 《河南中医》 2002年22卷4期 48-49页ISTIC
【摘要】 <篇首>第十一肋尖综合征属中医胁痛范畴,是指第十一肋尖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甚至粘连,卡压第十一肋间神经血管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季胁部疼痛,其疼痛性质为刺痛或钝痛,或仅表现患侧下背部疼痛。笔者观察了穴位注射章门穴治疗第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