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4
- 2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房佳宁 罗锦天 等 《中医药导报》 2025年31卷1期 231-236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焦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符号叙事视角下,中医药康养旅游与叙事治疗方法在理念上具有共性,可以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康养旅游的发展潜力.针对老年旅游者认知与情感体验特点,中医药康养旅游运用象思维的隐喻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华 李达 《医学与哲学》 2022年43卷2期 22-27页ISTICPKU
【摘要】 "换脸"打破了面孔和身份一一对应的关系,该如何理解术后"身份主体"问题呢?具身性和故事叙事的方式是以身体作为理解世界的视角或者通过对其生活经历的叙述界定身份问题,然而具身性忽视了脸的双重维度的区分,故事叙事则有主观重置的嫌疑.一种可能的路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晶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5期 143-148页
【摘要】 "符号—叙事"课程模式是根据"形势与政策"借"事"明"理"的课程定位与事件、立场、框架的三维互动的课程目标,构建起的以符号性理论为学理性基础叙事性问题导向的课程模式."符号—叙事"课程模式以理论溯源、历史指引、分析应用的三维符号性引导模块为...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符号—叙事"课程模式;问题导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明月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52卷11期 1316-131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叙事性心理联合动画造型符号视觉效应对自闭症患儿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自闭症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入院4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2...
【关键词】 叙事性心理;动画造型符号视觉效应;自闭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鸿 薛林科 《山西青年》 2020年4期 76页
【摘要】 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意义展现城市内涵,传达城市象形,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共同构建受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品牌意识.本文以《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城市宣传片为个案,从符号叙事与品牌建设双联动的视角探讨城市品牌提升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爽 池元伟 等 《牡丹江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6卷3期 149-151,175页
【摘要】 绘画叙事技术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图像符号激活学生认知,增强记忆与情感共鸣,为解剖学思政教学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消化系统"为例,构建"双螺旋"教学模型,探索该技术在解剖学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绘画叙事技术可有效打破解剖学知识与思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楠 《现代食品》 2025年4期 51-53页
【摘要】 随着文化消费升级与国潮复兴,动画电影非遗元素成为食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灵感来源.本文以食品包装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目前食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从文化内涵、情感打造层面梳理了动画电影非遗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针对食品包装特性,结合不同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春艳 许明飞 《医学与哲学》 2024年45卷16期 7-10,25页ISTICPKU
【摘要】 借助福柯的现代权力理论,尝试将微观意义上的慢性病患者的疾痛叙事与宏观的权力结构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试图发现个体疾痛叙事所展现的现代权力关系及其背后更加宏观的结构性力量.慢性病疾痛体验所表达的疾痛叙事背后隐藏着宏观的现代权力结构,医疗场域中的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艺扬 《中国医学人文》 2024年10卷7期 44-47页
【摘要】 《生死之间》是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拍摄的医疗纪录片,通过对医护人员和几名危重患者的跟踪式报道,讲述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发生的故事.该片通过对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家人、患者、患者家属、志愿者等人之间多维人物关系的构建,采用首尾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皇甫铮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9期 5-9页ISTICPKU
【摘要】 在疾病情境中,身体成为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疾病的隐喻在日常生活中被放大,身体作为原初性媒介代表个体与外界社会进行表述、感知和互动,个体患病后的体验构成了叙事的主体.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例,探讨个体患病后的身体如何构成叙事的主体,继而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