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3
- 2
- 1
- 7
- 3
- 3
- 2
- 1
- 22
- 17
- 15
- 14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昉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4期 44-46页
【摘要】 学习策略研究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心理学时人类自身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也从"教"转向了"学",从以往侧重研究教学方法转移到研究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策略,以及这些特征和策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语言学习策略是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宇帆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21卷5期 120-122页
【摘要】 量词是汉藏语系中的独特存在,而名量词不仅是量词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汉语丰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名量词在汉语日常交际中的出现越来越高频,来源应用越来越复杂,已经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名量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嘉忻 王沛雯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1卷7期 146-147页
【摘要】 近年来,社会文化理论不仅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中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意义,以期丰富未来的二语习得的研究视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燕 《护理研究》 2007年21卷16期 1498-1500页ISTICPKU
【摘要】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里,语言学习中的四项基本技能常被论及.然而,第二语言习得中词汇的教与学却被人们忽略了.本文提出在外语教与学中词汇这一独特视角,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中词汇学习的有效策略.通过具体详尽的描述,笔者意在突出词汇在习得和教学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12卷3期 275-276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交际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1].所谓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感情、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一种行为".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由于双方的差异,经常会导致交际无法顺利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岩 《中外交流》 2019年26卷15期 2页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与国之间不仅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加大了相互的投入,还要加深学习和研究沿途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等.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目标开始定位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敏 许保生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18期 52-57,66页
【摘要】 开发通用手语培训教材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典型语言材料, 提供合适有效的语言交际情境.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教材可按主题设置单元, 每单元由情景对话、词汇学习、练习系统和手语小常识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晶晶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130-130页
【摘要】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目的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有效地进行交际。本文通过研究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阐述了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第二语言教学培养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延松 徐琴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期 117-119,120页
【摘要】 汉语作为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课程目标既有共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者都提出了“知识能力”和“情意性向”的“内容”目标,也有对课程“行为”性的阐述;但关于知识、能力、情意及策略等各方面的具体目标,两者均有所区别。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课程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