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
- 9
- 5
- 1
- 29
- 7
- 1
- 1
- 11
- 10
- 8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石翎笙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6期 445-4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较成系统的医学典籍.通过探索上古文献普遍传承规律,本文对《黄帝内经》一书理论内容与文本体例两层次的源流展开梳理.《黄帝内经》理论内容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周官医学时期,几经世代口耳相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转化为以书面文本为主...
【中文期刊】 周祖亮 方懿林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36卷2期 4-8页
【摘要】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中有一枚“治百病通明丸”医方木牍,它是现存唯一的东汉后期医药简牍,初步反映了该时期的方药面貌和原始形态.根据医方图版,可以补正整理者的释文疏失.“通明丸”方药名称也见于传世方药文献,但是在不同时代,“通明丸”的主治与功效存...
【中文期刊】 何茂活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28卷4期 16-18页
【摘要】 <中国简牍集成·武威医药简>在断句标点及文字过录方面存在疏误,注释内容及方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文章就此进行分类探讨,以期为今后的修订再版提供参考,也为其他简牍的整理研究提供借鉴.
【中文期刊】 罗琼 翁晓芳 等 《中医药文化》 2023年18卷1期 40-47页
【摘要】 胡家草场西汉医杂方简牍约有450枚竹简和4枚木牍,竹简分为医方和杂方两卷,为我国用药历史考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荆州胡家草场西汉简牍选粹》公布了11支医方简,从中选取石涅、大兰、蘘草本、泽漆4种药物进行研究,并结合历...
【中文期刊】 张延昌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7期 1141-1142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1972年11月甘肃省武威县柏树公社下五畦大队在旱滩坡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一处汉墓.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下,由武威县文化馆、甘肃省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其中有一批医药简牍,计92枚,这些被清理的资料,后来由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
【中文期刊】 孙其斌 《西部中医药》 2017年30卷4期 47-50页 ISTIC
【摘要】 上世纪初至上世纪70年代于我国西北敦煌、居延地区出土了数万枚汉代简牍,这些简牍是西汉至东汉时期戍边队伍的文书档案,它们全部出自于汉代人之手,具有准确的时代内容和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有记载伤寒类疾病及治疗方药的医药简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伤寒类...
【中文期刊】 刘蔚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4卷3期 1-3,27页 ISTICCA
【摘要】 马王堆出土简牍医书《十问》在对生命的审视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深刻地影响着汉代中医核心生命观形成进程中的道德态度与伦理选择.《十问》生命观的三个层次:生命来源为“阴阳”;一切价值中“生最贵”;养生之道也就是体察天地阴阳之道.《十问...
【中文期刊】 毛照海 李国福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15卷8期 572-573页 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武威汉代医简是1972年11月在甘肃省武威市旱滩坡一座墓葬里出土,共有医药简牍92枚,是一部古老而完整的医药方书.
【中文期刊】 孙其斌 杨瑞龙 等 《甘肃中医》 2006年19卷7期 14-15页 ISTIC
【摘要】 探讨<居延汉简>和<居延新简>医药简牍中部分内容与<伤寒论>产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