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卢佳 周丽清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年20卷5期 631-6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查数学障碍儿童解答应用题的规律.方法:采用自编数学应用题(难度分简单、一般)对小学5、6年级学生(数学障碍组、数学障碍阅读障碍共生组和平常组)进行眼动实验.结果:①无论是列式成绩还是眼动指标,不同难度差异显著.②MD儿童在观察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奇 赵弘 《心理学报》 2008年40卷4期 409-417页
【摘要】 设计并运用了三种表面特征变异的二重样例和三种结构特征变异的二重样例,对二年级小学生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迁移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原样例的学习就明显促进了二年级小学生解决与原样例表面特征不同而结构特征相同的近迁移问题;学习三种表面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阴国恩 冯虹 《心理科学》 2006年29卷4期 778-781页
【摘要】 以算术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年级、不同数学成绩学生对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及其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数学成绩优生与数学成绩差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存在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学红 艾薇薇 《心理科学》 2005年28卷2期 371-373页
【摘要】 以不同阅读水平的30名小学三年级儿童为被试,以比较型算术应用题为材料,对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在总得分上,阅读能力优秀组的得分显著高于阅读能力不良组,其它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解决问题的总时间上,阅读理解主效应显著,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新林 张梅玲 《心理科学进展》 2003年11卷6期 642-650页
【摘要】 加减文字题指应用加减法运算解答的简单数学应用题.基本类型有合并题、变化题和比较题.人们主要采用四种方法研究解题过程:解答问题、回忆和构造问题、建立计算机模型和眼动记录.过去研究发现语义类型、年龄、难以理解的词句、问题陈述的简约性、题材个人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兴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6期 42页
【摘要】 <篇首> 过程,是一种奋斗,是一种征服,是一种付出.无论干什么事情,去掉过程,就如一出没有高潮的戏,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许多人小的时候,有时不会做算术应用题,就悄悄看别人的得数,但结果往往是老师不给分,原因就是没有演算的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速 《心理科学》 2007年30卷3期 705-707,718页
【摘要】 本研究采用7道真实性算术应用题构成的测试材料,考察了不同解题条件下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真实性思考.选取优中差学生共74人,先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数学测验中完成测试材料,然后进行事后个别访谈.结果表明:1)一般访谈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真实性思考的水平;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年22卷2期 76-80页
【摘要】 采用由7道真实性算术应用题构成的测试材料研究了207名六年级小学生.首先要求被试解答这些题目,然后对给出的不同解答作出评定.结果表明:(1)我国六年级小学生在无提示条件下真实性思考的人数比例是36.6%,显著地高于真实性解答的人数比例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速 《心理科学》 2005年28卷4期 977-980页
【摘要】 采用由7道真实性算术应用题构成的测试材料研究了117名职前教师和72名在职教师,首先要求被试解答这些题目,然后评定学生的不同答案.结果表明:1)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表现出真实性思考的多重性.2)我国职前教师被试的真实性思考的人数比例为8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自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年21卷1期 69-73页
【摘要】 以小学三、四年级的60名儿童为被试,采用对基本算术应用题分类的方法测量图式,探讨了图式的作用以及影响图式获得的因素.结果表明,被试对问题的分类有前图式水平、图式水平、按解题程序分类三种情况,前两个水平又分成若干亚水平;图式的水平对问题解决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