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
- 5
- 3
- 13
- 11
- 5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梁慧珍 李卫东 等 《遗传学报》 2005年32卷11期 1199-120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粒重、粒宽、粒厚和粒长/粒宽、粒长/粒厚、粒宽/粒厚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7种粒形性状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的受制于母体和细胞质效应.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名位 郭宝江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8期 688-69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了籼型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粒重、粒长、粒宽和粒长/粒宽等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米粒中矿质元素Fe、Zn、Mn和P含量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粒形性状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强 姚国新 等 《作物学报》 2011年37卷5期 784-792页
【摘要】 利用极端大粒材料GSL156(千粒重71.9 g)与特小粒材料川七(千粒重12.1 g,轮回亲本)杂交、回交获得的BC2F2 216个个体为作图群体,在北京进行稻谷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千粒重等粒形性状的鉴定.采用单标记分析和复合区间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国庆 范松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0年3期 84-85页
【摘要】 对粳米的5个粒形性状和6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粒形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第1和第2典型相关特征根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特征根分别为0.843 2和0.729 3.分析表明:粳米的厚度、长宽比、千粒重对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名位 郭宝江 等 《作物学报》 2003年29卷2期 305-310页
【摘要】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 分析籼型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粒形性状与其中矿质元素Fe、 Zn、 Mn和P含量间的多种遗传相关性. 结果表明, 籼型黑米粒重、粒长、粒宽、粒长/粒宽与其中Fe、 Zn、 Mn和P含量除存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德勇 朱玉君 等 《遗传》 2012年34卷12期 1591-15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文章利用籼籼交组合特青/IRBB 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2 个环境下对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进行QTL 定位.共计检测到控制稻米碾磨品质的QTL 12 个和控制外观品质的QTL 18 个,包括糙米率8 个、精米率2 个、整精米率2 个、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 叶志云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7期 1344-1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广陆矮4号'×'佳辐占'水稻重组自交系构建了SSR标记的遗传图谱.联合2007年和2008年获得的两组稻米粒长(GL)、粒宽(GW)、长宽比(L/W)数据应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以及加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情英 江良荣 等 《分子植物育种》 2011年09卷5期 547-553页
【摘要】 本研究用珍佳B(佳辐占/珍汕97B//珍汕97B的回交重组自交系F11,即BC1F11)×珍汕97B的F2群体,对稻米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垩白粒率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结果表明,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垩白粒率均属于由多基因控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亚春 倪大虎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11年25卷1期 43-51页
【摘要】 利用两个已测序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178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在3个不同生态地点(陵水、合肥和怀远)对垩白(垩白率、垩白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耀鹏 李兰芝 等 《分子植物育种》 2005年3卷3期 314-322页
【摘要】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水稻"圭630"和"02428"组合的DH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同时对定位的主效应和上位性进行了环境效应分析.2002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5、4和2个Q...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DH群体,粒长,粒宽,粒形,QTL(数量性状基因座),环境互作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