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4
- 20
- 9
- 31
- 25
- 24
- 21
- 17
- 40
- 28
- 24
- 21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燕玲 贺红 等 《广西植物》 2009年29卷5期 678-6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广藿香叶片及带节茎为材料,研究青枯菌粗毒素不同制备方法、青枯菌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菌液浓度对外植体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滤灭菌法制备的青枯菌粗毒素致毒性比湿热灭菌法处理更强,外植体成活率明显降低;以培养12 h的青枯菌粗毒素对外植体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伟 陈勇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9期 1571-15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ns X27)菌株的粗毒素为材料,通过滤纸法、离体叶片法和盆栽喷雾法,测定了粗毒素对稗草萌芽及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2叶期稗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新梅 陈耀锋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1期 68-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赤霉病抗性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系)幼苗进行处理,在1 h~10 d内测定各品种(系)的MDA含量、SOD及PAL活性增率的变化.结果显示: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处理后,抗病和中抗品种(系)幼苗的MDA含量增率低于感病品种(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新梅 陈耀锋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年6卷2期 186-1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实验以抗、感基因型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下小麦品种(系)细胞膜透性随处理时间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抗、感小麦品种(系)细胞膜对外界毒素胁迫表现出敏感特性,且抗性品种(系)细胞膜对毒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水 王敏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13年22卷4期 368-374页ISTICCA
【摘要】 以5个赤霉病抗性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成熟胚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在品种间、毒素浓度间、毒素浓度×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低浓度(5 g/L)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能够促进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亚梅 薛华丽 等 《食品科学》 2014年35卷11期 100-104页
【摘要】 对影响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体外产生真菌粗毒素的温度、时间、pH值、培养方式及培养基种类进行筛选.结果表明:F.sulphureum的最佳产毒条件是Richard培养基、25℃、pH 4.5、振荡培养10d.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雪亮 薛国正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28卷6期 39-42页
【摘要】 为了明确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玉米种子和幼苗进行培养处理.结果表明:毒素浓度越高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抑制率、胚芽抑制率、胚根抑制率越高,且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越强,造成幼苗的萎蔫程度愈强.不同品种玉米种子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青 张玲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1期 38-40页
【摘要】 为弄清水稻在不同稻瘟菌毒素处理下的生理反应,探索快速、简便地检测水稻材料稻瘟病抗性的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稻瘟菌的粗毒素对冈优725离体水稻叶片进行处理,分析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SP)的变化.结果表明,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连安 张玲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10期 105-107页
【摘要】 为了检验不同稻瘟菌株粗毒素对杂交水稻生理影响的差异,以稻瘟菌XP、MY菌株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浸根处理水稻冈优725和B优827的幼苗,并对其防御酶POD和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稻瘟菌2个菌株的不同毒素浓度均对水稻幼苗的POD活性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宗胜 刘芳 等 《福建农业学报》 2010年25卷5期 618-622页
【摘要】 离体培养条件下花生不同外植体对青枯菌粗毒素抗性反应的测定结果表明,涂布法和培养基混毒素法均可初步测定出不同花生品种抗性程度.粗毒素对花生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粗毒素浓度的提高,花生叶片的出愈率降低,但品种之间差异不明显.对花生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