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94
- 311
- 93
- 25
- 11
- 568
- 353
- 280
- 241
- 227
- 476
- 376
- 158
- 127
- 1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润 王丹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5年23卷3期 207-2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糜酶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城市社区55~75岁常住居民1197名,检测空腹与餐后血糖,根据检测结果选择血糖正常者71名、IGR者189例和糖尿病者80例行生化与免疫指标检测. 结果 校正年...
【中文期刊】 王巧玲 沈旭慧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5卷35期 4140-4143,4147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糜酶和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与糖尿病前期(PDS)的关系,为糖尿病(DM)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7-9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市社区1 197例55~7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空腹血糖(FBG)与餐后2 h血糖检...
【中文期刊】 王先梅 杨丽霞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7年23卷12期 2327-233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脏糜酶与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组织胶原合成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病理检查、放射免疫、计算机分析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检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肥厚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心脏糜酶活性、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
【中文期刊】 尹明实 朴红心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6年22卷9期 876-87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探讨肝组织中糜酶(Chymase)浓度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5例慢性肝炎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观察不同的纤维化分期(S1-S4),其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用免疫组...
【中文期刊】 张楠 康毅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5年10卷7期 726-72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多种疾病相关.作为RAS的最终效应途径,血管紧张素Ⅱ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能够影响其合成及作用的主要途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糜酶(chymase)抑制剂和晚近发现的ACE2类物质及其相关研...
【中文期刊】 尹明实 朴红心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5年21卷3期 161-162页 ISTICPKUCA
【摘要】 为探讨肝组织中糜酶(Chymase)浓度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中的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5例慢性肝炎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观察不同的纤维化分期(S1-S4),其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中文期刊】 尹明实 朴红心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5年21卷1期 9-12页 ISTICPKUCA
【摘要】 探讨肝组织中Chymase(糜酶)浓度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肝纤维化中的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5例AIH、14例PBC患者肝组织中Chymase浓度,与11例急性肝炎(AH)患者作对...
【中文期刊】 沈建颖 宿燕岗 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2卷5期 543-54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拟从细胞水平观察阻断糜酶途径后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生成血管紧张素(AngⅡ)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植块培养法获得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分组为:①DMEM组(空白培养液对照组);②AngⅠ组;③AngⅠ+卡托普利组;④AngⅠ+糜酶...
【中文期刊】 詹成创 白楠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46卷5期 273-276页 ISTIC
【摘要】 血管紧张素 Ⅱ(Ang Ⅱ)的来源有多种途径,血管紧张素(1‐12 )/糜酶(Chymase)途径是组织源性Ang Ⅱ的主要来源.人体内存在Ang Ⅱ的逃逸现象,抑制体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活性并不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12); 糜酶;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