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7
- 29
- 16
- 4
- 91
- 25
- 15
- 15
- 4
- 40
- 39
- 24
- 18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鹏 傅华龙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4期 432-436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为探索属间杂种的遗传特点以及改良甘蓝型油菜油分品质,进行了甘蓝型油菜和紫罗兰的属间杂交.杂交母本为甘蓝型油菜奥罗(Brassica napus L. cv. oro),父本为紫罗兰(Matthiola incana (L.) R. Br.)...
【中文期刊】 邱鹰昆 田芳 等 《中草药》 2008年39卷10期 1446-144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新引种的抗糖尿病植物亚贡Smallanthus sonchifoli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亚贡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8...
【关键词】 亚贡; 5,8-羟基-(5H,8H)-β-紫罗兰醇; 贝壳杉烷;
【中文期刊】 吴斌 李文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年17卷4期 440-4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采用体外抑菌圈法追踪抗菌活性部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
【中文期刊】 张志胜 DORNA Hanna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年13卷3期 224-22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脱落酸引发及其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合处理对夜香紫罗兰(Matthiola bicornis)种子萌发的效应.结果表明,将夜香紫罗兰种子于20℃下在2.5×10-5 mol/L脱落酸(ABA)溶液中引发7 d,能显著缩短种子平均萌发时间,...
【中文期刊】 陈亚军 王知斌 等 《中医药信息》 2017年34卷4期 14-17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对八仙花叶中的紫罗兰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谱学技术确定结构.结果:从八仙花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紫罗兰酮类化合物,分别为:f...
【中文期刊】 罗红艺 刘璇 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9卷5期 763-766页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含无机盐的保鲜液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各保鲜液均能延长紫罗兰切花瓶插寿命,增加切花花枝鲜重,提高开花率,维持切花水分平衡,并能显著提高紫罗兰切花瓶插期间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抗逆性酶SOD、CAT、POD的活性.其...
【中文期刊】 潘耕耘 雷俊玲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23期 12716-12719,12723页
【摘要】 [目的]为紫罗兰切花保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重瓣紫罗兰品种‘淡紫'为材料,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8种预处液(Y1~Y8)对其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Y8预处理液(40 g/L蔗糖+300 mg/L Al2(SO4)3+10 ml/L N...
【中文期刊】 杨玲 刘利军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年30卷6期 180-185页
【摘要】 研究紫罗兰马铃薯花青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 g∶30mL,95%乙醇-1.5mol/L盐酸作为提取剂,在50℃恒温下超声30 min,提取3次,提取效率较好.稳定性研究表明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对热(...
【中文期刊】 赵云峰 李海燕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1卷1期 67-69,73页
【摘要】 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发现四唑紫罗兰(TV)对卡氮芥(BCNU)的抗肿瘤作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增加BCNU 对C127细胞的生长抑制,使细胞阻抑在G1/S和G2/M期并导致细胞凋亡,而且能显著提高p53蛋白的表达.表明TV对BCNU具有明显的增效...
【中文期刊】 林良斌 马占强 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年23卷3期 295-301页
【摘要】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和紫罗兰的下胚轴为材料,分离制备原生质体.采用PEG-高Ca2+-高pH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在PEG浓度为30%,原生质体融合密度为5.0×105个/mL下融合25 min,融合率可达17%.在附加1.5 mg/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