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6
- 29
- 7
- 3
- 157
- 44
- 29
- 10
- 9
- 106
- 29
- 19
- 17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邓子昊 黄欣扬 等 《天津医药》 2025年53卷5期 556-56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种以动脉内膜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传统疗法具有局限性.近年来,纳米载药系统在靶向递送、提高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ASCVD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策略.纳米材料主要包括聚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树智 曲鹏飞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17期 2759-276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静电纺丝多孔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和可设计性的材料,将传统中药与其联合构建新型中药控释系统是实现中药的控制释放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目的:综述静电纺丝中药控释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在医学领域相关研究进展.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言 王文苹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2卷3期 349-3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类中药来源囊泡是由植物类中药细胞分泌的纳米囊泡体,其组分物质和功能活性与来源植物密切相关,具有多重生物效应和优良靶向性能.与动物来源囊泡比较,植物类中药来源囊泡兼具稳定性、特异性和安全性三大特点.植物类中药来源囊泡的提取分离方法多样、各...
【关键词】 囊泡,植物类中药来源;纳米给药系统;药物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亭弦 叶苗苗 等 《浙江医学》 2023年45卷12期 1335-1341页ISTICCA
【摘要】 癌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载体系统成为了辅助癌症治疗的新方案.外泌体(EXOs)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纳米材料,因其低免疫原性、循环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在癌症治疗中被广泛研究,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干洲杰 裴锡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年25卷16期 2562-256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基于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中增强的渗漏与滞留效应,以设计对刺激产生响应的抗肿瘤药物递送载体是最近肿瘤治疗策略发展的一大方向.酶响应性纳米递送系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肿瘤特异性高表达的酶作为精准靶向目标,大幅提高靶向性能.目的: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坚 张斌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30卷1期 73-76页ISTIC
【摘要】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治疗牙周炎提供了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和创新的疗法,为牙周组织的再生开辟了新的前景.纳米粒子递药系统由可降解的载体材料和药物组成,与传统的薄膜、碎片和条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海滨 梁求真 等 《中国防痨杂志》 2020年42卷4期 398-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结核分枝杆菌作为一种巨噬细胞胞内寄生菌,传统药物治疗存在治疗周期长、生物利用度低、毒性大甚至耐药性增加等局限性问题.抗结核纳米递药系统作为一种抗结核新剂型,可将经济廉价的药物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递送到巨噬细胞内,以杀死正在复制或潜伏期的结核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胜 池昊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1卷1期 38-43,50页ISTICCA
【摘要】 碳纳米管为石墨六角网平面卷成筒状时套叠而成的新型纳米碳材料,具有高度稳定的管状空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利用自身吸附或通过化学改性等方式将药物负载在碳纳米管上,成为新型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碳纳米管的结构出发,分析其特性和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剑培 徐群为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8年49卷6期 653-6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重要的固有成分,在机体各类生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血小板及其膜的仿生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备受关注.与传统药物载体相比,血小板及其膜仿生递药系统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血液循环时间长和体内靶向性强等优势.本文介绍了基于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晓宁 田新华 《中国新药杂志》 2008年17卷21期 1831-18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使98%的药物无法进入脑组织,是制约神经系统药物发展的重要因素.纳米粒载药系统能够透过BBB,并提高脑内药物浓度,是实现脑内靶向给药的良好载体,但其透过BBB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