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
- 5
- 3
- 3
- 9
- 2
- 2
- 2
- 37
- 1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辉 吕军 等 《昆虫学报》 2004年47卷2期 223-22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1nor(Hartig)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ts Franchet的主要次期性害虫之一.1980年以来,该虫与纵坑切梢小蠹T.piniperda(L.)一起在中国西南部大量发生,导致数十万公...
【中文期刊】 叶辉 母其爱 等 《昆虫知识》 2004年41卷6期 555-55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南半帚孢(Leptogramph yunnanensis)是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重要的共生真菌,在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寄主树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揭示,纵坑切梢小蠹主要通过与受到感染云南半帚孢的韧皮组织的接触携...
【中文期刊】 叶辉 《昆虫知识》 2000年37卷6期 342-34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有明显的趋光性.在光照为1~400 lx范围内,趋光性随光照强度提高而增强.完全黑暗条件下,蠹虫起飞量极少.在光照1000 lx,温度25℃下,蠹虫起飞率达77.7%.研究认为,温度和光照是纵坑切梢小蠹起飞的重要环境因素.
【中文期刊】 殷彩霞 朱光辉 等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4年11卷5期 58-60页 ISTICCA
【摘要】 对云南松健康树和纵坑切梢小蠹蛀害树枝梢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在健康树和蛀害树松梢中分别检测出11种氨基酸和14种氨基酸.健康树松梢中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为Ca,Mg,Al,Mn,Fe,B,Zn,Sr,Ni,蛀害树松梢中无机元素含量变化趋势...
【中文期刊】 张红玉 张吉乾 等 《贵州科学》 2012年30卷6期 6-11页
【摘要】 近年来,纵坑切梢小蠹在贵州省扎佐林场大面积健康马尾松人工林分时有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小蠹虫通过集群攻击零星健康木成功入侵,然后定殖并扩大为害。初期性侵害特性是小蠹虫对为害健康树木的适应性表现。7~9月是小蠹蛀梢和蛀干为害高峰的重叠时裳,尤其...
【中文期刊】 金建 赵云川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10年29卷z1期 27-28页
【摘要】 为有效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了解梢转梢、梢转干期化学药剂防治该虫效果,在白沙地做了化学药剂防治纵坑切梢小蠹药效试验.在施药剂量为15 kg/hm2条件下,纵坑切梢小蠹死亡率为:梢转梢期,灵秀1号14.81%、川宝47.13%、吡虫啉20%...
【中文期刊】 DUAN Yan-qing 李青青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07年26卷1期 32-36页
【摘要】 纵坑切梢小蠹是欧亚大陆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文章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扩增后电泳分析、PCR-RAPD、PCR-RFLP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等技术在纵坑切梢小蠹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重点介绍了纵坑切梢小蠹起源及与...
【中文期刊】 泽桑梓 周楠 等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32卷2期 138-142页
【摘要】 针对云南重大森林害虫-纵坑切梢小蠹寄生真菌粉拟青霉的产业化关键问题,探讨该菌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步骤和相关的各项生产参数,以及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与之对应的质量检测内容、标准、方法;概述其林间应用技术,林间试验结果表明粉拟青霉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