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3
- 6
- 3
- 2
- 2
- 2
- 9
- 6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斌 文亮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年20卷5期 367-369页ISTICCA
【摘要】 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位于线粒体膜上,参与构成线粒体膜透性转变孔,调节线粒体跨膜电位和电子传递链呼吸功能.地西泮通过与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结合,调节线粒体膜透性转变孔不同水平的开放,从而,调控线粒体膜内外细胞信号传导和类固醇的转运,表...
【关键词】 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地西泮;线粒体膜透性转变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云燕 导师:赵克森 南方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重症难治性休克(Severe irreversible shock)是指休克的晚期,经过输血补液和各种改善微循环为主的抗休克治疗以后,病情仍然恶化,发生死亡.已有报告线粒体病变参与了休克、感染、脓毒症时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另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云燕 导师:赵克森 南方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重症难治性休克(Severe irreversible shock)是指休克的晚期,经过输血补液和各种改善微循环为主的抗休克治疗以后,病情仍然恶化,发生死亡。已有报告线粒体病变参与了休克、感染、脓毒症时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另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雪梅 导师:林建银 郑志竑 福建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免疫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目的:应用两株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为实验模型,以硝普钠作为NO供体,探讨NO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胞浆内细胞色素C含量和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分析线粒体在NO诱导人肝癌细胞调亡中的作用机制.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芳 马晓冬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0卷9期 2097-20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白藜芦醇诱导线粒体通透过渡孔道(PTP)开放模型,介绍一种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线粒体PTP的新方法.方法 提取大鼠肝脏线粒体,使用荧光探针NAO(nonylacridineorange)选择性的标记单个线粒体;TMRE标记检测线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张杰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年20卷2期 107-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Aβ31-35介导的神经细胞线粒体毒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4h龄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培养48h后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Aβ31-35和Aβ25-35建立大脑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模型.24h后,流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雪梅 马晓冬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26卷7期 910-9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探讨白藜芦醇(Tesveratrol,Res)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的作用,Res对线粒体通透性的影响,研究了Res对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及Ca2+诱导的线粒体内Ca2+释放(CICR)发生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肝线粒体.通过紫外分光...
【关键词】 白藜芦醇;线粒体;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东访 马安德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26卷7期 1030-10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Ca2+在As2O3介导的PTP开放中的作用,探讨As2O3诱导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PTP)开放的机制.方法提取大鼠肝线粒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es作用下线粒体的膨胀,借此测定线粒体PTP的开放状态;借助荧光探针Rh123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祥东 严云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5年21卷z1期 77-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线粒体是细胞凋亡调控的中心环节, 它通过释放膜间隙中的促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 Smac/DIABLO、 AIF和endonuclease G等)来起作用.线粒体膜间隙(IMS)蛋白的释放是由BCL-2家族蛋白调控的.BCL-2家族蛋白能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方 沈倩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4卷2期 191-1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位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由多个蛋白质组成,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在多种凋亡信号如促凋亡蛋白Bax、Bad、Bid和Ca2+、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