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5
- 3
- 1
- 32
- 11
- 6
- 6
- 4
- 31
- 14
- 11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磊 贾淑娴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期 656-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残体添加和去除试验(The Detritus Input and Removal Treatments,DIRT)是研究地上凋落物以及植物根系对土壤营养物质循环过程及机制探究的一种试验设计.于2012年6月选择福建省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惠瑛 元晓春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4期 5611-56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磷(P)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养分元素,也是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元素.目前,关于不同海拔土壤P组分和P有效性的变化规律尚无统一定论,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植被类型变化导致的P组分和P有效性对海拔的响应更为复杂.因此,以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玥 赵盼盼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6期 5761-5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拔梯度可能通过多种环境因子影响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碳库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小变化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海拔差异可能导致海拔间土壤碳库差异.土壤有机碳是反映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可能受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姜帆 张秋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8期 2317-23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在亚热带天然毛竹林开展野外氮添加试验,以硝酸铵为氮源,设置3个氮添加水平:0、20和80 kg N·hm-2·a-1,分别对应对照组、低氮处理和高氮处理.在试验的第9年采集表层(0~15 cm)土壤和毛竹样品,测定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大源 孟董悦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8期 2344-23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明晰麻栎纯林及混交林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磷组分特征,可为北亚热带区域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林场的麻栎纯林及麻栎马尾松混交林为对象,测定了 0~20和20~40 cm两个土层团聚体的稳定性、各粒径团聚体的磷组分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晓攀 贾婷婷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873-8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有效洞穴密度变化会引发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植物群落及其种群分布格局发生变化.采用野外调查法研究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高山嵩草群落特征及其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群英 陈少雄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年21卷1期 45-5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开发和利用尾巨桉能源林,通过测量1~4年生植株的叶片、树枝、树根、树干和树皮的热值和生物量,对短周期尾巨桉能源林的生物量和能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叶片、树枝、树干、树根、树皮和林分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叶片、树枝、树皮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亮 周杰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1期 3547-35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恢复工程迹地是青藏高原受损草地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和计算不同工程迹地面积经历相同恢复时期后植物群落的组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生物量和恢复力,研究了工程迹地面积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植物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迹地上恢复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蓓 孙庚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6期 1506-1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活性、惰性有机质库和微生物生物量在数量和分配上的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贮存和动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采用OTCs(Open top chambers)升温以及刈割+粪便归还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长明 欧阳竹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2期 4148-4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在土壤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在华北平原具有代表性的禹城市作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该地区不同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小麦-玉米轮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