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3
- 2
- 1
- 19
- 2
- 1
- 7
- 6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凤锷 吴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2年14卷3期 66-69,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们以现代科技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了<组合中药学>新理论体系,试图使中外学者对中药的认识趋于一致.中药的本质就是"组合".无论是单方或复方都是一个庞大的分子库.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分子组合成一个群体.这些群体表现出特定的药效."组合"有三层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凤锷 《中草药》 2002年33卷9期 769-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中药现代化的问题进行评述,从中药研究的现代基础理论到方法学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主张从3个方向对中药进行现代化研究,三方面同时进行,不要只顾一方面而忽视其他,不要互相排斥,生药、单方颗粒和组合中药3种产品同时进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凤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年13卷6期 57-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们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出发点,提出了<组合中药学>新理论体系,试图解答中药现代化中基础理论方面的关键问题.中药的本质就是"组合".无论是单方或复方都是一个庞大的分子库,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分子组合成一个群体.这些群体表现出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娟娟 《保健文汇》 2018年2期 161页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中药学问题,对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单方成药是直接根据传统中药煎煮和服用的方法使用药物,分子中药是指保留中药所有成分,并通过现代的制药技术,将其制备成颗粒状,并进行配制.组合中药是根据化学结构,将中药进行活体分解,使其简化成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王斌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8卷10期 224-225页
【摘要】 多年来,中药学的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复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通过比较传统授课学习法、直观教学法和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各自的特点,强调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应用基于PBL的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承杰 曾水云 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2018年11卷5期 505-515页
【摘要】 为探究复方丹参(Fufang Danshen,FFDS)有效成分及其组合物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中药学;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复方丹参有效组分组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梅 《健康之路》 2015年1期 342-342页
【摘要】 本文从单方成药、“分子中药学”和“组合中药学”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主要观点,阐述不同观点的定义,并比较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不同观点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对中药现代化的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认为,单方成药、“分子中药学”和“组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向菲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23卷2期 885-886页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中药学问题,对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单方成药是直接根据传统中药煎煮和服用的方法使用药物,分子中药是指保留中药所有成分,并通过现代的制药技术,将其制备成颗粒状,并进行配制.组合中药是根据化学结构,将中药进行活体分解,使其简化成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四旺 王剑波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37卷2期 95-99页ISTIC
【摘要】 综述了目前国内中药研究领域各学者推崇的主要研究新观点,即分子中药学、分子生药学、组合中药学、中药化学组学和中药基因组学.本文在阐明这些新观点的定义的同时,还比较了其含义的共性与差异.我们认为分子中药学概念的提出对于研究中药的分子组成、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匡东旭 《哈尔滨医药》 2025年45卷2期 137-139页
【摘要】 传统的中药性味观念,侧重于药材整体功能性,但是随着现代药理学理论的持续发展,开始注重性味的分解和组合特性,拓展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基于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的中药性味理论侧重于性味的分解特性,细致分析中药成分所具备的复杂性和药理活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