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4
- 18
- 6
- 3
- 3
- 1
- 1
- 165
- 138
- 70
- 64
- 5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汪慧菁 鲁映青 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年23卷12期 827-83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组胺H3受体拮抗剂ciproxifan(CPF)在小鼠痛觉传导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3种不同的小鼠痛觉模型(热板法、扭体法和福尔马林实验)观察CPF的镇痛作用.同时用特异性组胺脱羧酶(HDC)抑制药α-氟甲基组胺酸(α...
【中文期刊】 廖文戈 彭强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35卷2期 211-214,21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第3代抗组胺药物——地氯雷他定对新生大鼠低温肺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2年2月将60只SD级新生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常温对照组(C组,20只)和低温建模组(40只);将40只低温建模组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低温对照组(L组)...
【中文期刊】 蒋文捷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9期 1327-1329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RA患者60例,采用患者病历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英夫利...
【关键词】 老年人; 关节炎,类风湿/药物疗法; 抗体,单克隆/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周健 邹嘉平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11年28卷10期 1976-197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和依巴斯汀联合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为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10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和依巴斯汀联合用药组(A组),依巴斯汀组(B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
【关键词】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药物疗法; 消炎药,甾类/投药和剂量; 雄二烯类/投药和剂量;
【中文期刊】 燕志强 洪锦科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0年17卷10期 540-542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变应性鼻炎(AR)动物模型,观察组胺H3受体拮抗剂噻普酰胺(thioperamide)对AR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从而探索组胺H3受体拮抗剂在AR中是否存在潜在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
【关键词】 受体,组胺; 组胺拮抗药;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中文期刊】 方姗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5期 6210-6211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们选择本院门诊慢性咳嗽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支气管扩张药加抗组胺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慢性病; 咳嗽/药物疗法; 支气管扩张药/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赵红 张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年29卷6期 封3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 接受治疗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患者180(男98,女82)例,年龄18~60岁. 临床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发作为季节性发病,病程1~16 a...
【中文期刊】 杨蓓蓓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1年26卷5期 242-243页
【摘要】 <篇首> 变应性鼻炎(AR)已经成为人类第5个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据估计在美国有10%~30%成年人和高达40%的儿童患病.中国2007年在11个中心城市调查的数据表明,AR发病率为12%,并且呈上升趋势.虽然,AR并不是威胁生命的疾病,但是其症...
【关键词】 投药,鼻内(Administration,Intranasal); 药物疗法,联合(Drug Therapy,Combination); 组胺拮抗药(Histamine Antagonists);
【中文期刊】 赵作涛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54卷12期 1105-110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慢性荨麻疹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传统治疗以口服抗组胺药物为主,而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新的治疗选择。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可以更快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逐渐得到...
【中文期刊】 陈奇权 宋志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54卷12期 1110-11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慢性可诱导性荨麻疹(CIndU)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仅仅靠针对诱因的规避常常无法达到满意的症状控制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在CIndU的治疗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如传统的抗组胺药、非抗组胺药、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等药物治疗,以及诱因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