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5
- 3
- 2
- 1
- 1
- 6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品 吴丽华 等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3卷4期 605-608页
【摘要】 采用细菌发光抑制实验,研究水体中As3+、Cd2+、Cr6+3种重金属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发现,在一定剂量范围内,As3+、Cd2+、Cr6+浓度与相对发光强度呈负相关;根据处理液对细菌发光强度的抑制效应,3种重金属的毒性大小依次为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宗军 林瀚智 等 《高技术通讯》 2007年17卷12期 1290-1294页
【摘要】 利用药敏纸片法,从本实验室保存的发光细菌中筛选出一株对氯霉素敏感的细菌DH132.通过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细菌DH132为哈维氏弧菌.通过在细菌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溶液,研究了氯霉素浓度与细菌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奇伟 徐永健 等 《生态科学》 2011年30卷6期 613-617,6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MicroTox Model 500发光细菌毒性检测仪,对Cu、Pb、Cd、Hg、As、Cr、Zn、石油类、DDT、甲基对硫磷农药(MP)等10种贝类养殖环境污染物进行发光细菌抑制试验.对己知污染物的浓度与其相对应的发光强度进行回归分析...
【关键词】 费歇尔弧菌;相对毒性系数(RT);富集系数(BC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 周琳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9期 57-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革兰氏阴性菌Acinetobacter sp.ADP1可以利用水杨酸作为惟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长,与这一代谢过程相关的基因为sal基因.利用sal基因启动子与细菌荧光素酶基因(lux)编码区融合而构建的工程菌Acinetobacter ADP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静 石长华 等 《卫生研究》 2008年37卷3期 291-2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铅、铜、呋喃唑酮、氯霉素对发光细菌的毒性作用及其联合效应.方法 采用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分别测定鱼药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及其混合物的联合毒性.结果 四种化合物浓度与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99,呈负相关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金国 刘红霞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年17卷2期 150-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建立快速检测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的方法,采用大量接种快速培养方法,制备出适宜检测用的发光菌检测液,建立了发光细菌检测四环素族抗生素体系.结果表明,在该检测体系条件下,明亮发光杆菌与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的抑制效应作用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菌液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赟 喻云梅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5期 667-6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观察了50 Hz, 0.1~9.6 mT,10~30 min的电磁场暴露及其与铅的联合作用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 nov)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场暴露能增强发光细菌的发光, 在6.4 m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菁 孙宇 等 《军事医学》 2017年41卷9期 762-76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血小板污染常见细菌,即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ECO)和铜绿假单胞菌(PAE)在单采血小板、血浆以及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中的菌落数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在不同生物流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世明 赵清 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年24卷6期 403-4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常温(25 ℃ )下水中砷、铬、铅、镉和汞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 以新鲜培养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指示生物,根据其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发光规律选取OD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嘉亮 陈卫民 《生命科学》 2007年19卷2期 224-232页ISTICCSCD
【摘要】 具有群体感应系统的细菌通过相互交换一种自动诱导(autoinducer)信号分子来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当信号分子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改变细菌特定基因的表达,如生物膜的形成、生物发光行为、毒性基因的表达、孢子的形成等.近年来,人们发现了多种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