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3
- 1
- 1
- 2
- 2
- 1
- 5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白庆荣 李秀岩 等 《北方园艺》 2007年11期 189-191页
【摘要】 通过室内抑菌筛选和田间小区及生产试验,从当前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中,筛选出对万寿菊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3种药剂及最佳使用浓度:90%新植霉素150mg/L,细菌清200 mg/L和72%农用链霉素150 mg/L,其防效分别为73.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娇娇 晋玲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3年25卷3期 568-57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明确甘肃省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方法:通过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16S rDNA、rpoB和rpoD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病原菌在营养琼脂(NA)培养基上培养24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斌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2005年
【摘要】 本文简介一品红细菌叶斑病,并提出此病是油菜黄单胞引的一种新病害,从细菌学致病性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政选 《微生物学杂志》 2002年22卷3期 64-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 世纪 50 年代刘经芬等在江苏记录过苜蓿细菌性叶斑病,发生不普遍.以后几十年来未见报导.作者于2001年在朝阳市草原工作站示范苜蓿地的苜蓿幼苗上发现过这种细菌性叶斑病.但此地未见过成株苜蓿发生这样病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红 陈丹 等 《植物检疫》 2009年23卷1期 41-44页
【摘要】 文章对西瓜果斑病、马铃薯环腐病、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学症状及病原菌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对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上述检疫性细菌病害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雅楠 王晓鸣 等 《作物杂志》 2006年1期 62-65页
【摘要】 玉米细菌性病害具有传播快、发病迅速、控制难度大、生产损失严重等特征.近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种子日益增多,国内玉米制种基地集中、玉米种植区之间种子调运频繁,田间已发现症状多样的细菌性叶斑病,其中有些是种传病害,有些是种子带菌.因此,我国玉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 顾婷 等 《生物资源》 2024年46卷1期 20-31页ISTICCA
【摘要】 假单胞菌因其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突出的潜力.对一株腐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etrolens)P683的防病能力、病原菌广谱抗性以及植物促生指标进行检测,进一步通过基因组测序及功能注释、antiSM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庄园 杨成德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年38卷2期 414-420页
【摘要】 本文通过对载体、助剂、稳定剂、紫外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枯草芽胞杆菌262XY2′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为母粉87%、十二烷基硫酸钠10%、磷酸二氢钾2%和抗坏血酸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枯草芽胞杆菌262XY2′可湿性粉剂悬浮率为83.7%,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静静 潘妍妍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22年36卷6期 623-638页
【摘要】 [目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本研究获得一株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放线菌菌株,探索其对白叶枯病的防效和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为生防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梯度稀释涂布法、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慧婷 王静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24卷11期 1534-15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硅胶柱层析法,结合活性追踪,从羊耳菊中分离到1种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化合物,经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抑菌中浓度为47 mg/L.通过分析氢谱和碳谱数据,该化合物被鉴定为百里香酚,具有耐热、耐酸碱、抗紫外光和荧光的特性.百里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