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5
- 3
- 1
- 1
- 3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涛 黄俊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年31卷12期 1413-1415,14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对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皮肤菌群种类的影响及疗效,为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丽霞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年10卷5期 651-65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2%莫匹罗里(百多邦)软膏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2%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俐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35卷19期 82-83页
【摘要】 目的 对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茵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应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外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89例,同期应用红霉素软膏时比治疗80例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莫匹罗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7.4%和9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盈 张霞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年41卷4期 214-2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现状及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600例感染性皮肤病患儿皮损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抗生素及环丙沙星对培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600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志鸿 钱骋风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20卷4期 369-3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南安乡县水灾地区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水灾地区1 416个皮肤病初诊患者作有关皮肤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并和我院同期10 297个皮肤病初诊患者作比较。 结果 水灾地区的皮肤病就诊数明显高于我院同期数,在各类皮肤病的比较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年19卷3期 184-18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依诺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将其制成O/W型乳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 王秀丽 等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38卷1期 10-12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非侵人性治疗手段,通过光敏剂选择性聚集于靶细胞,并被相应波长光源激发,产生单线态氧和自由基等细胞毒素从而对靶细胞产生选择性杀伤作用.在近20年的皮肤科临床应用中,该技术愈加成熟与完善,不但用于治疗增生性疾病还涉及多种皮肤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建彬 《中华养生保健》 2013年5期 72页
【摘要】 春夏之交的气温和湿度为细菌、真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加上周围环境中蚊虫的大量滋生,叮咬皮肤,因此,春夏之交是皮肤病高发时节.如果您不幸患了皮肤病,面对如此众多的药物,如何选择最适用您的药物呢?根据发病原因选择如对脓疱疮、毛囊炎等细菌感染性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辨性质皮肤患病,首先要明确疾病的性质,是过敏性还是感染性,是细菌性还是真菌性或病毒性.对于毛囊炎、脓疱疮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单纯皮肤病,用一些有抗菌作用的外用药即可,比如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红霉素软膏.头癣、手足癣等真菌感染,可用诸如酮康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刚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2年20卷10期 116,118页
【摘要】 <篇首> 皮肤病一般是由细菌、真菌或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引起,随着皮肤病种类的不断增多,皮肤外用药物的种类、剂型也在不断增加.皮肤病常需某些外用药物.由于病损的性质不同,需用不同的药物,如细菌感染性炎症,需用抗生素;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需用抗真菌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