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6
- 7
- 7
- 4
- 2
- 1
- 111
- 16
- 14
- 13
- 10
- 16
- 15
- 14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昊喆 杨铁虹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4年31卷3期 296-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入,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细菌介导的肿瘤治疗机制主要包括肿瘤特异性靶向、诱发抗肿瘤免疫反应等,通过与化疗、放疗等传统疗法的结合,可以提高抗肿瘤疗效,同时降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新月 蒙臣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29卷1期 69-75页ISTIC
【摘要】 衣康酸是三羧酸循环(TCA)的中间代谢产物,源自巨噬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免疫反应基因1(IRG-1)对顺乌头酸的脱羧反应,能够激活巨噬细胞,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衣康酸被认为是连接细胞代谢、氧化应激、亲电应激以及免疫反应的重要代谢产物,能够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美航 鲁道旺 等 《农药学学报》 2021年23卷5期 1024-1030页
【摘要】 为寻找具有更高杀菌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含嘧啶环的半乳糖苷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方法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马铃薯晚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兆慧 叶辉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8年33卷2期 93-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5-氨基-1-环丙基-6,8-二氟-1,4-二氢-7-(3-甲基-1-哌嗪基)-4-氧代喹啉-6-羧酸(YH37)对临床分离的人型支原体(Mh)、解脲脲原体(Uu)以及细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YH37对Mh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琼敏 程铖 等 《医药前沿》 2020年10卷19期 22-23页
【摘要】 目的:生物膜是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本课题将合成一系列2-氨基咪唑衍生物并测试其对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生物膜抑制作用.方法:首先以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出9个2-氨基咪唑衍生物,其次将100 mol/L的化合物与细菌一起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辰奇 钱晨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8年16卷5期 26-32页ISTICCABP
【摘要】 细菌载体是当前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的热点,其具有粒径小、靶向性能强、可装载化学药物和核酸药物的能力并且易于制备的特点.以活菌作为载体,容易引起生物体免疫反应,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的细菌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莉娜 胡泳华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5卷3期 330-335页
【摘要】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 Sing)组织细嫩,营养价值高,采后呼吸代谢旺盛,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容易引起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加速组织的衰老和腐败,极大地降低了双孢蘑菇的商品价值.本文从腐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龙 陈静蓉 等 《化学学报》 2001年59卷8期 1310-1316页
【摘要】 对10个叶绿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的温度(43.5℃)和丙酮的协同作用下,植物脱镁叶绿素a可置换紫细菌RS601光合反应中心的细菌脱镁叶绿素,光化学活性为对照的71.4%,光化学活性的下降与替代色素的变化无对应关系,替代后降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薛宇 王曦 等 《药学学报》 2024年59卷5期 1186-11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导致治疗过程出现细菌感染耐受,而耐药菌感染会造成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幅提高.由于药物递送系统能够被精准设计,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从而能降低抗生素毒不良反应与耐药风险,因此,可以寻求新型药物递送系统以应对细菌感染带来的挑战.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文迪 朱登辉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4年44卷12期 7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现代医学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传统疗法如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等仍存在靶向性不足和毒副作用显著等局限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细菌及其衍生物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策略.细菌具有高效的肿瘤靶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