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4
- 3
- 2
- 48
- 2
- 1
- 1
- 11
- 9
- 9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新平 王归真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5年3卷1期 60-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与对照者心电图的差异.方法将124例门诊心电图检查者按血压高低分为二组:A组为对照组63例,血压<139mmHg;B组为高血压组61例,血压≥140mmHg.对比二组在年龄、V1P波终末向量(Ptfv1)、QRS间期、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衍玲 刘仁光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6期 453-455页ISTIC
【摘要】 为探讨预激综合征对QRS波终末向量的影响和终末向量改变的临床意义,选择经射频消融(RFCA)术治愈的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129例,据旁道部位分9组:左前壁(LA)、左侧壁(LL)、左后壁(LP)、右前壁(RA)、右侧壁(RL)、右后壁(R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杰 李荣世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20卷4期 515-5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右胸导联终末r′,在非典型性右束支传导阻滞(AIRBBB)与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假性RBBB)的鉴别诊断指标.方法:用多层面的心电图(ECG)与心电向量图(VCG)观察162例右胸导联(V1、V2)终末r′波的形态特征与差别.结果...
【关键词】 右胸导联终末r′;非典型性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有昌 陈汉华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17卷3期 432-4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确定心电图(ECG) J波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方法:用前胸ECG非同步标测及不同层面的心电向量图(VCG)研究J波的特征.结果:27例右胸导联J波集中分布在第四肋间以上,以V2为轴线向上略呈扇形展开.其中23例大J波,其相应层面VCG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有昌 刘宇田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22卷4期 729-741页
【摘要】 <篇首> 心电图(ECG)终末向量异常是指其QRS终末部分形态、电压或时限异常.常见的终末向量异常ECG包括:各种束支与分支阻滞、终末传导延缓、室上嵴图形(crista pattern,CP)、早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惠玲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5期 347-34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与对照者心电图的差异.方法 将124例门诊心电图检查者按血压高低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63例,血压<139/89mmHg;B组为高血压组61例,血压>140/90mmHg.对比两组在年龄、V1P波终末向量(Ptfv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杰 李荣世 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12卷4期 282-283页
【摘要】 目的探讨AIRBBB与假性RBBB的鉴别诊断.方法对105例常规ECG的V1导联呈rSr'型的患者,进行3个不同层面的胸导联ECG与VCG记录,得出两者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AIRBBB与假性RBBB在ECG特征上,当V1导联有r'时,SI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有昌 陈汉华 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11卷2期 89-90页
【摘要】 目的 为研究胸导联心电图(ECG)终末R′的产生机理,用不同层面的前胸部ECG及心电向量图(VCG)找出R′的特征。结果 CP的R′波与左右胸ERS的J波难以区分。除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R′外,其他胸导联的终末R′波或J波的产生机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蔚华 国俊芳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年11卷3期 135-138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和老年前期心电图P波终末向量(PTFV1)正常界限值及临床机理.方法住院老年和老年前期170例,分为正常组、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定PTFV1值等,并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根据本文正常组PTFV1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珍峰 惠杰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8年24卷8期 785-7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显性房室旁道对心室除极波终末向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射频消融(RFCA)术证实的显性单房室旁道102例及隐匿性单房室旁道38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元器质性心脏病.将房室旁道分为后间隔(PS)、中间隔(MS)、前间隔(AS)、左后游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