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0
- 11
- 1
- 377
- 103
- 81
- 32
- 22
- 354
- 123
- 99
- 74
- 6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成文 傅硕 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6期 439-4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 40 岁以上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行经导管封堵术后中远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15-2021 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行经导管封堵术的40 岁以上ASD患者257 例.通过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浩 黄月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7卷1期 5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80例为研究组,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112例为对照组,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艳彬 李楠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45卷10期 905-908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评估及术中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96例ASD患者,术前采用TTE筛查,测量主动脉短轴切面、胸骨旁四腔切面、剑下双房切面ASD大小及残余边缘长度.根据测量的ASD直径和缺损周边残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雷 张婧 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年16卷2期 134-1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上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及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缝扎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5月,对继发孔中央型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茜 郭盛兰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30卷4期 332-3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封堵术后心脏的重塑及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了解年龄对ASD患者封堵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373例ASD患者,分3组:A组(年龄≤18岁)、B组(18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劲松 郑权辉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4年23期 3813-38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前TTE检查筛选5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TTE 检查配合 X 线监测下行 Amplatzer 封堵器介入治疗术,其中23例房间隔缺损(ASD),29例室间隔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文凯 王黎明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9期 2356-23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老年患者房间隔缺损( 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的51例老年ASD患者的临床和介入治疗资料。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0.2%,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ASD平均大小为(2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光 任卫东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年09卷2期 79-8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值(LVDD/RVDD)判断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随访终点的可行性.方法 将47例ASD患者根据ASD直径分为小缺损亚组(<10 mm)、中缺损亚组(10~20 mm)和大缺损亚组(>20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萍 杨杰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08年26卷5期 381-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随访效果.方法 27例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的患儿,同时进行肺动脉瓣成形术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即刻、1周、3个月、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其临床效果.结果 2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杰 石秀玉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07年25卷8期 705-7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脏的形态学变化及其随访结果.方法 对成功施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78例患儿,在术前、术后24 h、3个月、1 a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