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1
- 8
- 4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曹期龄 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对结构性心脏瓣膜病变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指出二维和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已被临床心脏科医生视为必须和极其重要的技术应用。在介入治疗结构性心瓣膜病变,心脏超声心动图不仅在术前明确心瓣膜病的诊断,选择合适的病理进行介入治疗,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
【关键词】 结构心脏瓣膜病 ; 经心导管介入治疗 ; 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雯静 孙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年19卷11期 690-6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自1976年King和Mills首先用双伞形补片装置成功关闭继发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以来,经导管介入性治疗ASD得到迅速发展,封堵装置先后经历了Rashkind双面伞、Lock蚌壳、Sid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鲜阳 韩秀敏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年13卷2期 108-1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估膜部室间隔缺损(室缺)的导管封堵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患者均有运动后心悸气短,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分裂.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17例,左心房增大8例.超声心动图证实为膜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桂玲 田大静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25卷2期 136-137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新型封堵器械的不断出现,经导管介入治疗某些单纯型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替代外科手术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8月~2009年8月对128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心导管同期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维琼 钱维源 等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11卷3期 245-2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开胸及经心导管对房缺(ASD)、室缺(V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共4例, ASD、VSD各1例,PDA2例.年龄7~30岁,术前采用超声确定诊断并分型,术中依据超声测值,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海燕 《吉林医学》 2011年32卷33期 7100-7101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动图(TTE)在经心导管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ASD患者应用TTE行术前筛选、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结果:16例患者在TTE监测指导下全部封堵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TTE在术前病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敏 刘慧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3卷2期 52-52页
【摘要】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新型封堵器械的不断出现,经导管介入治疗某些单纯型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替代外科手术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8月~2011年4月对68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心导管同期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廷华 盛明洪 等 《基层医学论坛》 2007年11卷21期 1011页
【摘要】 <篇首> 应用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放置封堵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缺损部位,是近几年来介入治疗先心病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总结了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Amp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润英 文国英 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年26卷2期 303-304页
【摘要】 <篇首> 动脉导管未闭(PDA)在存活婴儿中的发生率为1/2000~1/5000[1],自然病程依赖于动脉导管的大小和左向右分流量.如果PDA未经治疗,会因慢性左心容量负荷过重而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自Porstmann[2]应用海绵塞经心导管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斌 廖洪涛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38卷9期 794-7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我国市场已有器械,经心外膜下侧支循环血管,对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行逆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 5例CTO病变均在常规正向PCI失败后,行逆向PCI.将7 F强支撑逆向指引导管送至供体血管,超滑导丝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硬化,闭塞性;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