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3
- 2
- 2
- 1
- 1
- 4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程国兵 李晓阳 等 《浙江医学》 2018年40卷21期 2373-2375,237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介入取异物术在中心静脉导管断裂中的应用.方法 6例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导管断裂且移位至心血管腔内患者术前均经胸部X线摄片明确断裂导管的位置,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再次确定.采用改良经皮介入两步取异物法:先从一侧股静脉...
【关键词】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断裂; 经皮介入取异物术;
【中文期刊】 罗刚 泮思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年16卷8期 495-498页 ISTICPKU
【摘要】 血管内异物(IFB)多为医源性异物,已成为常见临床问题,可能导致栓塞,并影响重要脏器功能甚至死亡,常需及时取出.近年来,经皮血管介入技术常用于取出IFB.本文就经皮血管介入技术在取出常见IFB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中文期刊】 杨秀军 邢光富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年09卷2期 75-78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软组织和经皮经血管双介入治疗大血管间软组织异物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经CTA确诊的大血管间金属异物(1例合并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双介入治疗.局麻后于电视透视导向下经皮经腔定位异物旁血管后,经皮软组织介入钳取异物.结果 异物位...
【中文期刊】 杨秀军 邢光富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年20卷1期 37-4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透视导向经皮摘除软组织不透X线异物的临床价值与限度.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软组织不透X线异物损伤患者4 105例,均经X线平片确诊,其中1 591例经CT进一步佐证尤其仿真解剖评价.介入摘除术采...
【中文期刊】 翁文采 赵泐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年16卷4期 287-28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男,9岁,因"原发孔房间隔缺损性先天心脏病"行"原发孔房间隔缺损根治术",在手术结束前关胸拔22 G"下腔静脉插管"时发现其头端脱落,当时手术视野内、外未发现脱落头端,故考虑脱落于心血管内,极有可能进入肺动脉.当时因无法确定脱落位...
【中文期刊】 徐仲英 胡海波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21卷1期 45-4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经皮心血管腔内异物取出术处理多种介入诊断及治疗中异物残留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探讨不同情况下手术技术、技巧的合理运用.方法:自2002年3月~2004年11月,根据不同异物的种类、大小、残留位置、血管直径等特征,分别采用圈套器、网篮导...
【中文期刊】 方芳 王征 等 《护理与康复》 2019年18卷2期 77-79页 ISTIC
【摘要】 总结1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DSA下右心房取异物的手术配合.主要护理措施是术前做好物品准备和患者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进行取异物,并做取异物失败方案的准备;术后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经过及时抢救,患者取异物成...
【中文期刊】 徐仲英 胡海波 等 《心脏杂志》 2005年17卷2期 174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的:评价经皮心血管内异物取出术处理多种介入诊断及治疗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探讨不同情况下技术、技巧的合理运用.方法:自2002-03~2004-11,作者根据不同异物的种类、大小、残留位置、血管直径等特征,分别采用鹅颈导管、圈套器、异物...
【中文期刊】 崔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年32期 65-65,76页
【摘要】 目的:评价经皮心血管腔内异物取出术的不同情况下手术技术、技巧的合理运用。方法根据不同异物的种类、大小、残留位置、血管直径等特征,分别采用圈套器、网篮导管、异物钳、导丝自制圈套器等器械处理介入诊断或治疗中异物残留事件的患者。结论经皮心血管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