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4
- 41
- 16
- 297
- 244
- 26
- 26
- 18
- 117
- 86
- 83
- 78
- 6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之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卷18期 80-81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的超声引导技巧分析.方法:选取108例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进行穿刺的次数,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患者进行穿刺的总次数为355次,其中330次成功取得成条的肾组织,有效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清华 谢寿城 等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9卷12期 1070-107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PRB)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该院2006-01 ~2016-01收治的84例ARF患者为研究样本,均行PRB病理诊断,比较PRB术前及术后病理对ARF病因判断的准确性,记录PRB后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佳 张显明 等 《四川医学》 2015年1期 60-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超选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后难止性肾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穿刺活检术后难止性肾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插管,行肾动脉造影明确分支血管出血部位,以微导管超选择至出血病变血管内释放微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立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9卷13期 153-155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经皮肾穿刺活检患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研究,提升我院儿童肾脏疾病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12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技术引导下,对研究对象开展经皮肾穿刺,提取肾组织后进行电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艳霞 《养生保健指南》 2018年46期 360页
【摘要】 目的:分析并研究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病理检查以及结果.方法:此文加入研究的数据资料是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本医院收入且接受经皮肾穿刺活检的30例患者,对30例患者均开展经皮肾穿刺活检和病理检查,统计30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秋菊 《齐鲁护理杂志》 2012年18卷18期 61-6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B超指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活检综合护理法.护理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雪丽 池怀源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年28卷z1期 1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卧硬板床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术后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接受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按肾脏穿刺术后常规护理,术后采用沙袋压迫穿刺点,仰卧在硬板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荣 杨林 《临床荟萃》 2005年20卷2期 83-8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皮肾穿刺活检(肾穿刺)是肾内科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肾内科疾病,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确诊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我科对52例急性ARF患者做了经皮肾穿刺活检,现将临床与病理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惠 《疑难病杂志》 2002年1卷1期 41-4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肾活组织检查是研究和诊断肾脏疾病的方法之一,对于了解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确定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自1999~2001年开展普通B超实时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194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