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14
- 196
- 149
- 10
- 9
- 1962
- 849
- 233
- 190
- 166
- 312
- 218
- 216
- 211
- 13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桑晶艳 徐福 《新中医》 2025年57卷11期 141-144页ISTICCA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椎经筋力学平衡失调、结构失稳密切相关,治疗以解结为原则,解除横络对于经脉的卡压,疏通气血,恢复经筋的正常功能.金氏缠针法由金文华先生创立,具有操作简便、手法刺激轻而针感强烈的特点,可以松筋解结,治疗经筋病.本文通过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科志 饶天予 等 《中医研究》 2025年38卷2期 1-3页
【摘要】 从经筋理论探讨经筋的生理功能、分布规律、病变规律及梨状肌综合征的病理改变、病理产物及治疗原则、部位和方法,为临床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梨状肌综合征属中医学"经筋病"范畴,其病变关键是梨状肌发生病变形成"筋急"的状态,治疗以松筋解结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英 贾舒涵 等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9期 1827-1830页ISTICCA
【摘要】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归属于中医学"经筋病"范畴,笔者团队提出其病机特点为初期因劳致瘀,因瘀致寒,经筋拘挛;后期寒瘀互结,筋结渐生,筋肉挛缩,关节活动受限;提出针刺治疗应以阿是穴为主穴,并探寻出该病阿是穴的分布特点."强温并举"法是笔者团队提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霖来 李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157-159页ISTICCSCDCA
【摘要】 "燔针劫刺"是《黄帝内经》中经筋病的治疗方法,通过总结历代医家论述分别辨析"燔针""劫刺"的理论内涵.基于临证经验,运用疾刺祛邪的针刺手法,结合百笑灸装置进行改良温针灸,在临床实践燔针劫刺操作,治疗经筋病等寒性病症取得良好效果.改良温针灸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旭斌 王杏丽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12期 22-25页
【摘要】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主症为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及下颌运动障碍,与中医"经筋病"主症一致.TMD与足太阳经筋及手阳明经筋关系较为密切,其中足太阳经筋主"筋之急",手阳明经筋为循行经过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唯一单侧经筋,与颞下颌关节联动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容 叶勇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4期 599-603页ISTICCA
【摘要】 在十二经脉及经外奇穴中,带"筋"字的腧穴有5个,分别是承筋穴、辄筋穴、筋缩穴、正筋穴、筋关穴,加上筋会穴(阳陵泉穴),均为治疗经筋病的要穴.《千金翼方·杂法》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试通过探析上述"筋"穴,并总结归纳其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海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17期 10-12页
【摘要】 基于经筋理论,压痛点及软组织结节是颈部经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质是炎性反应后的瘢痕组织对周围软组织的卡压,也是《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中所叙述的横络.因此,松解横络是经筋病治疗的主要方向.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容 石文英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37卷10期 6-9页ISTIC
【摘要】 软组织损伤疾病属于"经筋病"范畴,从《黄帝内经》时期起,依据"皮脉肉筋骨"的五体理论,古代医家运用"九针"行经筋刺法治疗经筋病,进入现代后,软组织损伤疾病高发,现代针灸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借助解剖、生理病理等现代医学知识为经筋病的诊察、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桃 李丹丹 等 《中国针灸》 2025年45卷1期 19-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经筋理论诊疗颈部多维障碍患者1例.根据患者症状表现,以经筋理论为指导思想,诊断为足太阳经筋病.在足太阳经筋的循行范围内,以远端筋结点昆仑、飞扬和结聚点完骨、天柱、攒竹为关键部位,进行循经远端针刺治疗.经3次治疗后患者颈部活动恢复正常,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昕蔚 刘璐 等 《针刺研究》 2025年50卷2期 224-2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正确的针灸施术部位是针灸起效的关键,本文强调经筋病针灸施术部位应在诊查中确定,而非固定穴位,"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是确定经筋病针灸施术部位的原则和方法.古今医家对于"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认识未达成共识.文中首次结合《伤寒杂病论》方后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