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3
- 8
- 4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晓燕 李春雨 等 《中国针灸》 2020年40卷1期 106-1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基于实践平台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新模式,以促进教学相长.《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建立多个校内实践平台,如大学生针灸推拿技能协会、针灸推拿理疗室,推进校外医疗服务实践平台等,根据"理论-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梦叶 《中医学报》 2015年9期 1306-1307页ISTICCA
【摘要】 经络三维结构的内涵包括解剖意义上的三维性、生理意义上的三维性、穴位深度上的三维性,了解经络的三维性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经络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同时,只有在经络三维性的基础上引入时间的概念,才能将经络理论进化为动态的时空概念,即经络的四维性,促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以岭 第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2014年
【摘要】 提出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络脉的网络层次和空间位置、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的运行时速和常度,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反映中医络病理论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络病与血瘀证在病机概念与治疗上的不同,并就络病理论代表方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以嶺 2014年
【摘要】 提出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络脉的网络层次和空间位置、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的运行时速和常度,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反映中医络病理论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络病与血瘀证在病机概念与治疗上的不同,并就络病理论代表方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以岭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提出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络脉的网络层次和空间位置、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的运行时速和常度,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反映中医络病理论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络病与血瘀证在病机概念与治疗上的不同,并就络病理论代表方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广中 卜彦青 等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3期 234-2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和反思过去50余年的经络研究,了解<黄帝内经>时代经络的基本意义尤为重要,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络"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了络字在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发现络脉的基本意义,是"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吴金鹏 等 《中国针灸》 2010年30卷2期 125-1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索中医经络的物质基础和解剖学构成并探讨经络的实质.在3.0T核磁共振获取的图像上,标记出人体上肢筋膜结缔组织的聚集处,通过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与传统中医记载的经络走行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有相似性.中医经络的解剖学基础可能是分布于全身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义杰 田嘉禾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2年22卷3期 145-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PET多功能图像处理软件(MPItool)的图像融合功能,显示18F-脱氧葡萄糖(FDG)穴位注射后沿经络走行的空间定位.方法健康志愿者5例,用生物物理经络体表循行线客观定位法在体表精确测定经典穴位,除选定为注射点的最低穴位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